第59节(2 / 2)
当听说了这三种粮食的特性后,这几位眼光毒辣的大人们立即看出来了这些东西的好处来,纷纷向贾赦讨要粮种,即使要花钱也无所谓,贾赦能怎么办?当然是,答应他
', '')('<!--<center>AD4</center>-->们了!
至于花钱买种子什么的,搞研究是要花钱的,适当的收一些费用贴补贴补,无可厚非不是。
吃饱喝足,贾赦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都是在官场上浸淫了许多年的老狐狸了,自然可以看出来以工代赈方式的可行性,众人也都是这几年兴宁帝提拔起来的有识之人,在这种事关大启安危的大事上,从来都不糊涂,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话题很快就到了由谁来主导此事上。
一提到这个问题,所有人突然就沉默了。要说人选,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好几个适合担此重任的青年才俊来。要知道这件事可是在兴宁帝的面前挂了号的,要是做得好了,将来平步青云不是难事。
而他们,哪一个没有个出息的后辈,学生啊?这都是极好的人选。
可是他们却不敢提,同样的道理,兴宁帝对这件事情这么上心,万一做不好,别说平步青云,升官加爵了,被皇帝厌弃可就完了。
贾赦环视了众人一眼,轻哼:“既然你们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我这里倒是有一个。”
他这话一出,因为众人的明哲保身而渐渐冷了脸的兴宁帝面露微笑:“能被爱卿亲自推荐,想来此人必有过人之处。你且说来。”
贾赦道:“贾珠。”众皆哗然。
兴宁帝不解,荣国府大房二房关系不睦的事,在京城几乎人尽皆知,贾赦怎么会举荐贾珠,让他主理这么重要的事?莫不是想把人推上高位,再使计让其出错,被圣人厌弃,甚或是获罪?
兴宁帝暗自摇头,贾赦不是这样的人。
贾赦笑道:“所谓举贤不避亲。之前珠哥儿在岭南为官多年,政绩斐然,因政绩上佳被调回京城,只是目前没有适合他的职位,还在家中等消息呢。如今有了这等机会,珠哥儿是荣国府这一辈中,最出息的一个,臣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苗子。”
如今这个时代,有机会读书的人可不多,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人才更少,他这里缺人缺得很,能抓到一个是一个,可不能浪费了。林家那两兄弟倒是更合适一些,可惜两个孩子现在还只是秀才,够不上资格,只能找贾珠了。
众人恍然,现在的人讲究的是宗族利益为重,贾赦和贾政不对付,贾珠身为晚辈,贾赦并不想把长辈间的不愉快延续到小辈们的身上,从他对贾政这一房几个在家的孩子的态度就能够看得出来。
贾赦这样说,兴宁帝就放心了,相信有贾赦这个伯父的提点,又有徒钰在一旁护着,贾珠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徒钰又道:“流民中各色人等都有,里面的刺头肯定不少,珠哥儿一个文弱书生,遇到这些人怕是压不住,不如给他备几个有功夫的副手,万一遇到那些刺头儿,也有人处理。”
所有人都没有意见,贾赦又问道:“你可有人选?”
徒钰点头:“柳家的柳湘莲,冯家的冯紫英,卫家的卫若兰,都是不错的年轻人。他们又自幼相识,做起事来必能事半功倍。”
事情就此定下,兴宁帝回宫后,顺天府和户部、工部的联合公告就出炉了,非常顺利的引爆了整个京城,随后,给贾珠的圣旨也到了荣国府。
贾珠十分惊喜,他从岭南回来已经有一年多了,调令却一直没有下来,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后来的无比失望,贾珠全都经历了一个遍。
这些倒是没有什么,毕竟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