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不能白死(1 / 1)

('

三月,春暖花开! 人们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装,整个人轻了,也美了! 京城的街面上,人流量也明显多了起来。 燕云权路途不太顺利,遇到河流解冻,河水暴涨,突发桃花汛,耽误了一些日子。 他派人送信,预估三月下旬才能到京城。 三月下旬才到,好啊!好啊! 燕云歌拍手,高兴! 越晚到,她做准备的时间越多。 …… 萧逸依旧没死,活得好好的。 刺杀的人,明显减少。 显然,无论是陶家还是东平王都意识到,萧逸在金吾卫一天,一天就杀不死他。 真令人发愁。 老话说得好,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在很多人心目中,萧逸俨然成了祸害,怎么杀都杀不死的祸害。 比起永泰帝的态度,萧逸死不死都是其次。 按理说,众目睽睽之下,萧逸当众杀人,证据确凿,没什么可审的,杀人偿命,直接法办就成。 偏偏永泰帝不发话,金吾卫就不能将萧逸明正典刑。 你说气不气人? 气! 都快把人气死了! 陶家身为苦主,陶老爷子在朝堂上哭了好几回。 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怜啊! 陛下要给陶家做主,让杀人凶手偿命! 每一回,永泰帝都是好声安抚陶老爷子,承诺严办萧逸。 然而,没有下文! 话说得很好听,却不见动静。 萧逸依旧活得好好的。 永泰帝一边承诺严办萧逸,一边又不准任何人动萧逸,到底几个意思? 杀人不偿命,岂能服众? 陶老爷子心头怒火燃烧。 永泰帝是在戏耍陶家吗? 朝堂上一半的官员都是陶家的走狗,陛下戏耍陶家,就不怕有不堪言的祸事? 好几次,陶老爷子面对永泰帝那张诚恳的脸,心头都生出撕下他丑陋面具的冲动。 欺人太甚! 不过,陶老爷子忍住了! 君是君,臣是臣! 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妄动! 陶老爷子派人联络宫里的陶皇后,叫陶皇后试探永泰帝的态度。 这事不能这么含糊着,一定要给个说法。 总而言之,陶二老爷不能白死。 …… 陶皇后最近日子不太好过。 永泰帝已经将近一月没有歇在未央宫。 不是在兴庆宫就寝,就是前往其他嫔妃那里。 尤其是贾淑妃,最得宠爱。 前朝后宫,彼此关联,互相影响。 一时间,朝臣看向六皇子的目光,都变得炙热。 六皇子的母妃,正是贾淑妃。 贾淑妃受宠,六皇子跟着水涨船高。 只可惜,贾淑妃受宠时日尚短,永泰帝态度不明,朝臣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和六皇子接触。 但是私下里,会对六皇子释放一点善意。 经过最初的疯狂,又被永泰帝冷落了一个月,报仇心切的陶皇后终于冷静下来。 冷静后,她干了一件事,给嫔妃立规矩。 想从她手中抢走陛下的宠爱,得先问问她答不答应。 世人说她陶皇后跋扈,这可不是虚言。 ', ' ')(' 她是真跋扈! 一位婕妤犯了不大不小的错,叫她抓住把柄,直接打了个半死。 陶皇后一动手,后宫人人自危。 贾淑妃仗着最近得宠,趁机在永泰帝耳边告状。 告状也得讲究技巧。 贾淑妃没说陶皇后一句不是,只说那位被惩治的婕妤有多惨。 “据太医讲,王婕妤恐留下残疾。臣妾派人去看望,那场面着实凄惨,浑身血污污,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完好。可怜王婕妤。臣妾能做的有限,安排人好生照顾她,希望她能挺过来。” 永泰帝默不作声。 贾淑妃心头惴惴不安,也不知她的话陛下有没有听进去。 言多必失。 贾淑妃及时止住话题,不再谈王婕妤。 永泰帝见她知情知趣,当晚就歇在她宫里。 …… 之后,永泰帝依旧冷着陶皇后。 陶皇后派人送到兴庆宫的吃食汤水,全都退回去。 陶皇后请他到未央宫用餐,一句没空打发。 陶皇后生病,他同样没空看望,只安排孙邦年替他走了一趟未央宫。 陶皇后失宠!? 这个消息足够劲爆。 私下里,宫里宫外都传遍了。 但是,没有任何人认为陶皇后真的失宠! 血淋淋的教训没人敢忘。 早些年,陶皇后同永泰帝也闹过好几次矛盾。 每一次,都有人认定陶皇后失宠。 然而,现实教做人。 凡是认定陶皇后失宠的那些人,后来都落了个身败名裂,身死道消,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前车之鉴不远! 因此谁都不敢打包票,说陶皇后这回一定失宠。 静观其变! 众人一致认为静观其变方是上策。 …… 眼看父皇冷落母后,贾淑妃渔翁得利,三皇子萧成义着急上火,嘴里起了好几个燎泡,痛! 定陶公主更是急得在府里哭了好几场。 她去宫里求永泰帝,永泰帝却将她骂了一顿,叫她回府反省。 她同三皇子萧成义哭诉,“父皇以前从不舍得骂我,这一回,父皇连个好脸色都没给我。三哥,母后是不是真的失宠了?” “别胡说!” 三皇子萧成义嘴里起泡,吃不下饭,短短时日瘦了一圈。 他心里头恨。 恨陶家! 他早就说了,派刺客刺杀萧逸不可取,一定会引起父皇的怒火。 偏生母后不听他的话。 陶家有母后撑腰,也不听他的劝。 现在好了,自食苦果。 人没杀死,反倒叫人看笑话。 朝堂都在嘲笑陶家。 堂堂陶家二老爷被杀,人证物证确凿无误,结果却办不了凶手。 听闻,萧逸竖子,在诏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胖了好几斤。 欺人太甚! 这一回,陶家里子面子都没了。 母后那里,更是便宜了后宫那群嫔妃,尤其是贾淑妃。 定陶公主哭哭啼啼,“我没胡说!父皇那么凶,定是恨屋及乌。父皇厌了母后,才会那般对我。” “一派胡言。母后和父皇,早年也闹过矛盾,次次都和好如初,恩爱更胜往昔。这一回,一定不例外。” 三皇子萧成义掷地有声,说得他自己都相信了。 定陶公主却说道:“往次,母后和父皇闹矛盾 ', ' ')(' ,父皇从未凶过我。可是这一回……” “那是因为你长大了!”三皇子萧成义打断她的话,“你大了,父皇对你自然越发严厉。而且这一次牵涉到陶家,牵涉到东平王府,你就不该插手。父皇骂你,是因为疼爱你。” 定陶公主半信半疑。 她总感觉三哥是在忽悠她。 那番话,三哥自己信吗? 信不信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化解此次危机。 三皇子萧成义很清楚,他必须想个办法破局。 父皇一直冷着母后,时日一长,非出事不可。 眼睁睁看着大好局面,被人逐一蚕食,谁能甘心。 他左思右想,真叫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辞别定陶,急匆匆来到二皇子府。 兄弟见面,他开门见山说道:“二哥,这一回你必须出面。母后那里,只能靠你。” 二皇子萧成文放下书本,“三弟坐下说。你急匆匆来见我,是为了父皇冷落母后一事?” “正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能够化解父皇和母后之间的矛盾,缓和他们的关系。” “三弟请说。” 三皇子萧成义轻咳一声,郑重说道:“请二哥进宫,恳请父皇为你和燕二姑娘定婚期。” 二皇子萧成文挑眉,有点意外,没想到三弟还有点急智,能想到利用他的婚事平息后宫风云。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他笑了笑,“顺便将大哥的婚期也定下。” “这么说二哥答应了?”三皇子萧成义一脸惊喜。 二皇子萧成文点头,“母后有难,我做儿子的岂能袖手旁观。明日,我就进宫请旨。” “多谢二哥!母后得知此事,一定十分欣慰。” …… 次日一早,二皇子萧成文进宫请旨,请永泰帝定婚期。 永泰帝这才想起来,去年年底,分别给大儿子,二儿子赐婚。 趁着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正该定下婚期,早日完婚。 永泰帝心知肚明,老二这个时候进宫真正目的是为了陶皇后。 他说道:“难为你拖着病体进宫,就是不知你母后是否承你的情。” 二皇子萧成文微微躬身,“身为人子,替母后分忧,这是本分。亲人之间,无需那般讲究。” 永泰帝笑了笑,笑容未达眼底。 他隐藏着内心的恶意,随口问道:“你可知道,因你体弱多病,你母后并不喜你!” “儿子知道!”二皇子萧成文一脸坦然,无所畏惧。 永泰帝再次问道:“你不怨吗?” 萧成文摇头,“母后给了儿子生命,儿子岂能生怨。” “朕没想到,你竟如此愚孝。” 萧成文轻咳两声,脸色苍白,“父皇此话,犹如诛心。儿子身体病弱,得幸出身在皇室,方能活到今天。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其他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永泰帝目光深邃,第一次这般严肃打量体弱多病的二儿子。 片刻之后,他笑了笑,这一回笑容很真。 他对萧成文说道:“去未央宫见你母后,告诉她,朕原谅她。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若有下次,她知道后果。” “儿臣谢过父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