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2 / 2)

这倒是未让秦子游生出什么戒心。两人实力差距太大了,他看楚仙师,仿若看云端之月,遥远而难以触及。这月亮愿意垂下点月光落在他肩头,他还要考虑,对方抱有什么目的。

在他想来,实力高强的仙师,的确该神神秘秘、高深莫测。

可如果莫测到“元婴真人”的程度,秦子游就要认真考虑下,自己是不是话本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角,所以吸引到楚仙师提前赶来、识于微时。

眼见楚仙师此刻颇为谨慎,秦子游便老老

', '')('<!--<center>AD4</center>-->实实,屏息不动,透过指宽的小缝,往外看去。

见少年这样识趣,楚慎行的唇微微弯。

他考虑了下,让青藤收编成椅,好让少年能坐得更舒服些。

在此期间,秦子游又次见识到赵开阳布起回踪阵。此阵甚繁,要用大心力来布。秦子游试着用灵气描摹,可摹到其第三个小阵,就头痛欲裂。这时候,他感觉到青藤微晃,缕细细藤枝涌到他掌心,在上面慢慢写字。

“不急。”

楚慎行写。

“你若想学,回头教你。”

第17章对峙

在思过崖下那五百年里,每日罡风吹于身,痛入骨,仿若千百根利剑接连不断地刺透身体,又像皮肉被钝刀寸寸刮下。

楚慎行苦苦支撑。

可疼痛不会因为天长日久而麻木消散,只会因血肉模糊而越来越加深。

他花了很长时间,捱过许多折磨,终于找到了喘息空间:当意识沉入识海,描摹过往看到的剑法阵型时,只要注意力足够集,就可以短暂忽略身上的疼痛。

那会儿,楚慎行经脉空空,没有灵气,无从知道自己顺着记忆描摹出的阵行是否正确。好在先前当了二百年首席大师兄,至少对明光阵、隐匿阵之类的基本阵型烂熟于心。

思过崖虽深,却也有线天光照入,恰落在楚慎行身前百尺。

他不记得那天是何年何月。楚慎行看着身前垂落光线,见罡风吹过那点灿灿光芒,引得灵气浮动。他蓦然觉得,方才灵气流转的方向,与明光阵似有相似之处。

这让他心掠过个念头:修士之代代相授的阵法,是否是对天道规则的模仿?

这年头太大胆,楚慎行起先不敢信。可天长日久,他每日无所事事,难得有能打发时间的东西。于是每天两刻日光照进的时间,楚慎行都要凝神去看。愈看,愈信。

他想到万年前,逍遥老祖仍在。人才辈出、百家争鸣,无数阵型就是在那会儿被创造、流传至今。可近千年,却再也没有新阵型出现……

这让楚慎行有了次很奇妙的“顿悟”。

明明没有丝灵气盈于身,可他双目还在,能见天地。身体尚在,可以感受周遭罡风。他在识海勾勒着自己知晓的所有阵型,似乎找到丝玄之又玄的规律。这让楚慎行深受鼓舞,精神百倍,开始继续探索。

他回忆起那些自己见旁人用过、却并未完全记住的阵型,试图推演,其正有“回踪阵”。

楚慎行起先觉得自己托大。但闲着也是闲着,身体受折磨,至少意识能放松。

这花了他百年时间,好在收效不错。那日在望月楼外看赵开阳布阵,楚慎行观之,觉得赵开阳布阵方式虽与自己推演出的稍有不同,但具体思路差不多。都是呼唤周边灵气,牵动时间、空间……数十个相关小阵,佐以明光、凝灵等阵法,“借用”这片灵气作为“眼睛”,从而看到从前在此地发生了什么。

阵起时,归元弟子们匆匆赶来。

他们同样立于回踪阵范围内,屏息静气,看眼前坍塌的客栈重新回到以往兴盛时。可惜哪怕是最兴盛的时候,客人依旧寥寥。

赵开阳抬手,在空拨弄几下,调整阵法,将时间后推。

终于,“姬封!”

有弟子认出被跑堂引入殿的锦衣青年,低声呼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