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竹溪书院内宁静雅致,飞檐翘角,院内曲径通幽,穿过一条连廊,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正蹲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些石子。
归子慕手持折扇,俯身问他们:“懿儿,你们在玩什么,今日的功课可做了?”
“子慕先生。”其中一个年级稍大的孩子站起来,有模有样行了个礼:“我们在玩六博,子慕先生可听过此棋?”
归子慕笑了笑,一拍折扇:“先生陪你们玩一局如何?”
孩童们赶忙给他让出位置来,归子慕棋法熟练,每一步都走得甚是精准。孩童们脸上兴奋不已,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五回棋局后,晚钟响起,归子慕站起身,对他们道:“今日早些回去,明日先生再来检查你们的功课。”
“好,恭送先生。”孩子们齐声道。
暮色四合,一个年轻女子提篮走入书院,朝其中一个孩子唤道:“懿儿,该回家了。”
一路上,懿儿都在兴奋说个不停:“采莲姑姑,方才子慕先生先生来了,陪我们玩了好大一会六博棋。”
采莲对他道:“子慕先生才学广博,你一定要好好听他的话,跟着先生好好学功课,给你晏弟弟做个榜样。”
懿儿恭顺行了个礼,一本正经道:“好,都听姑姑的。”
采莲指了指他的鼻子:“人小鬼大。”
第39章 情浓
几日之后, 大晋朝堂之上,群臣肃立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淮阴侯身着紫袍玉带,面沉如水, 手持玉笏走向殿中央。
“陛下,微臣有要事上奏。”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众臣纷纷侧目。
“魏将军英勇善战,在外领兵数月,连破梁夏西南数城,战功赫赫, 乃我大晋脊梁。”
“然微臣认为, 魏将军看似大胜,实则暗藏祸端。”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 朝堂气氛登时微妙起来。
晋帝坐于龙椅之上, 眉头微蹙,示意他继续。
淮阴侯继续道:“魏将军领兵在外,久战不休, 一则耗损国力, 民不聊生。二则梁夏国虽已是强弩之末,其背后或有他国暗中支持,一旦联合他国反扑, 恐我大晋引火烧身,被拖入战争泥潭……”
“三则, 魏将军战功显赫, 声望日隆, 若其心有不轨, 恐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我大晋社稷不利。”
前两则都无关痛痒, 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晋帝猛拍龙椅扶手站起,怒斥道:“淮阴侯此言差矣,魏家世代骁勇,为国尽忠,魏将军在外为国尽忠屡建战功,你身为一方军侯,应当想着如何为朕稳定大局,在梁夏推行大晋国策,而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离间君臣关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针落可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