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是岑璋。

他长身玉立,双手揣在裤兜,正在观摩观光走廊。

但凡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总部大厅一定会布置观光墙。内容无非那几样:叙述创业史、阐述企业文化、赞颂丰功伟绩。一来,彰显气势,给来往行人“我们是大企业!”的印象;二来,也是宣传部门奉承拍马的好机会。观光墙是门面,每任领导都会亲自盯,干好了这个活,还怕升职加薪没份?

但,韦荞是例外。

道森有韦荞坐镇,唯有低调与务实。

韦荞徐徐走向岑璋。

两人并肩,谁都未转身。有志一同,将视线落在屏幕上。

“我能理解为,你对我们的观光走廊很满意吗?”

“不错,是你的风格。”

岑璋大方肯定:“道森做的是度假区业态,‘顾客至上’永远是第一要义。比起自我陈述的丰功伟绩,在社交舆论战场掀起热议的正面新闻照片,更深入人心,也更能体现道森的企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韦荞莞尔。

撇开婚姻不谈,论公事,最懂她的人永远是岑璋。一个眼神、几句谈话,足够两人心意相通。韦荞很喜欢这种感觉。有时她会想,或许,这就是当年她没能拒绝岑璋的原因。她是爱过他的,真真正正地动过心。

“要签岑铭学校运动会的文明观摩协议,对吗?”韦荞无心公事,一心记挂儿子,办起事来异常主动,“去我办公室签吧。”

“不急。”

岑璋说不急那是真不急,看完照片墙还看了一段宣传片,最后连宣传手册都没放过,不像来签协议,倒像来考察。

韦荞颇有些看不懂。

“岑璋,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你会感谢我的。”

“什么?”

话音未落,他拉过她的手,顺势搂住她的肩。

韦荞一怔:“放开——”

“听我的,别动。”

“哎,你——”

韦荞哪里肯。

两个人,两双手,较劲得厉害。一个拼命挣,一个就是不放。

许立帷陪同苏市银行代表步出电梯,当即看见眼前一幕。那一双较劲的手,好似夫妻缠绵,引人遐想。

许立帷脚步一顿:离了还秀恩爱,搞什么鬼——

一旁,几位银行代表面面相觑。

很快,一行人精神一震,上前寒暄:“岑董!”

岑璋在银行界的分量摆在那里,对商业银行而言,没有人会错过与岑璋照面的机会。一阵商业寒暄,岑璋言简意赅:“我和韦总还有点事要谈,不耽误各位时间。”

各银行代表互相对视,心照不宣。

一行人上车,迫不及待询问知情人:“许特助,岑董和韦总这是?”

许立帷其实也不知情。

但他临场反应一流,就着剧本演下去:“这是?”

“害,许特助,你就别瞒我们了。”

一位姓张的银行副总笑着打探:“岑董和韦总不是离了吗,刚才看起来,可不像——”

许立帷笑了下。

弦外之音,他听得一清二楚。

许立帷艺高人胆大,为了道森贷款,不惜满嘴跑火车。

“他俩有孩子呢,离不了。”

“那韦总这笔贷款,今盏国际银行的态度是?”

“今盏国际银行的态度,看刚才岑董的态度就知道了。”许立帷是老演员了,演起戏来全无愧色,“他们毕竟是夫妻,这么大一笔商业贷款,总不好直接进行,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各位银行代表神情一震。

各自心里一本账,盘算利得。

十分钟后,韦荞接到许立帷的电话。许立帷告诉她:“银行的态度变了,让步得很爽快,连贷款协议条款都有得谈。”

韦荞顿悟。

岑璋,是来帮她的。

他利用自身在银行业的地位,无形中为她、为道森,做了最好的背书。在今盏国际银行这类世界级银行面前,地方银行担心的贷款流动性问题将不复存在。在银行眼里,今盏董事会主席和道森首席执行官交好,就代表今盏国际银行会为道森托底。有这层背书,做道森的融资生意稳赚不赔。

上兵伐谋,岑璋是行家。

受他这么大恩惠,韦荞不是没有想法的。她追上他,问:“为什么要帮我?”

“你就当我是为岑铭。”

四下无人,他又变回冷淡疏离的模样,仿佛他真的只是为岑铭,再没有别的。事情办完,他不欲停留,转身就要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