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2 / 2)

生的一头自然卷的语文老师用一口极重的江西口音说着林徽因的情史,貌美如花的多才女子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最热衷的,于是附和貌美兼多才的林徽因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她可歌可泣的爱情之旅。这边跟徐志摩浓情蜜意,那边又和梁思成许下承若,后来还与金岳霖暧昧不清。终究是多情胜过多才啊!

下课铃声一响,老师们永远都要说一句,“我们把这点内容讲完,也就是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结果,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匆匆忙忙地捧着书出了

', '')('<!--<center>AD4</center>-->教室,上这一节课的老师刚好到门口,两人相视一笑便擦肩而过,好像是预谋了什么那般默契。

夏明轩还是那一副样子,每天早上来到教室啃完了早餐,便用手肘去戳正在早读的乔子昔,“数学作业拿来。”

刚开始,乔子昔还是要在抽屉里翻一下,到后来就直接把作业放在桌角。

期中考试,乔子昔进了全级前十,在挂在墙上的级排名表第一眼就可以看到。

夏明轩的名字在翻了五页后终于看见了。

乔子昔鄙夷地看着他,“排名表一共就六页。”

那次考试过后,一篇打了零分的作文被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面,署名和班级都被涂掉了,剩下内容和老师的评语‘心术不正’。

作文里有一句话,“那些自命不凡的老师总是把自己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后照亮了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就说为什么一中最近老是停电,原来是蜡烛太多了。蜡烛买了一辆车,每天开着它在学校里晃啊晃,同学们都说他成了一条大蜡烛。大蜡烛在所有的蜡烛面前说那车值几十万,我看也就不过几万块……”

乔子昔瞟着夏明轩,“你写的?”

夏明轩咬着汽水瓶里的吸管,百无聊赖道:“如果我要写的话,怎么说文笔也比那小子好上几倍。”

高中三年的书一般只用两年左右就要上完,剩下一年全部用来复习。所以都是一个学期上两本课本的,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对那些抱怨上课进度太快的同学说:“一定要尽快适应,如果不快点把课上完就没有时间复习,没时间复习的话怎么上高考的战场……”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后,又继续埋头讲课,说到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内容的时候就说:“这个很简单,同学们自己回去花点时间看一下。我们就跳过它来看下一个例题……”

下面哀声一片。

老师稳住阵脚,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同学们真的要习惯老师讲课的速度啊,现在不是初中生了。”

随着高考制度和高考形式的不断改革更新,从零八届开始,市里面的教育局为响应高考改革便开始实施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政策。

时间就在上课和下课中慢慢流逝,高一的第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议论选理科还是文科的声音。

夏明轩说:“子昔,看你长得这么斯文,一定会选文科吧。”

“让你失望了,我选的是理科。”

夏明轩贼贼地笑,“跟我选的一样。”

乔子昔用眼角斜睨他,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尖。

校园广播里一个清甜的女声对着麦克风深情款款地说:“上了高中的我们有过迷茫,有过抱怨,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我们依然会迈着向前的步伐……”

期末考试的时候,出成绩的速度比火箭还快,最后一科还没考,就已经知道了语文成绩。有一口很浓的江西口音的语文老师拍着乔子昔的肩膀说:“这次的作文写得偏题了,得了四十分,其他的卷面分数也只是六十几分,我看你的水平应该远不止这个分数的。”

夏明轩说:“你管那个老头干嘛,我语文作文还得了三十九分呢。”

“你是在安we_i我么?”乔子昔笑着。

期末考试过后的见面已经是高一第二个学期,分班的结果还没出来,还是以高一(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