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不说皇帝,就连康亲王都没料到,施琅还真带着新兵把人赶回去了。

他就是有些可惜,没能把郑经彻底留下来。

郑家军主力都撤退了,只留下几人当做使臣来和谈。

康亲王压根不想谈了,人都打退了,还谈什么?

他也累了,索性继续带着大军原地休整,再继续写信来问皇帝的意思:是皇帝另外派人来谈,还是静观其变?

云岚对康亲王一遇到事情就写信来询问皇帝已经见怪不怪了,皇帝也一样。

皇帝跟康亲王的想法差不多,要是双方僵持住,那还可以和谈一下。

如今郑经都被打懵了,不得不撤退,还和谈什么呢?

要不是隔着海,皇帝都想让人趁势追击过去了。

这会儿他倒是有些遗憾,暂时还不能把郑经赶尽杀绝。

毕竟他一死,私生子的事还没处理完,很可能就让私生子继承了。

私生子的想法跟郑经一样,跟这边简直是不死不休。

不是不能打起来,但是损耗太大。

皇帝并不想让入不敷出的国库再雪上加霜,能不大规模征战自然是好的。

于是他写回信,让康亲王静观其变,看看台岛那边的局势变化再说。

皇帝写回信的时候,神色看着有点不太高兴。

云岚想想也是,他理智上明白还得等待适当时机才能把郑经干掉,感情上当然十分不痛快了。

她伸出小手“啊”了一句,又忍不住“咿呀咿呀”,想要安慰一下皇帝。

皇帝虽然听不懂,却明白自己心情不好,叫女儿察觉了,这是想哄他了吗?

他笑着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道:“就盼着一切顺利,叫朕不用等太久就好了。”

云岚用另外一只小手拍了拍皇帝的手背,心里也期待台岛那边能一切顺利。

这时候小乌雅氏正好来上茶,因为多了一个厉害的宫女竞争的关系,她比之前就规矩了,再也不敢擅自做主,上的是规规矩矩的大红袍。

云岚正好对上小乌雅氏的双眸,后者一愣,抿唇偷偷对着大格格笑了一下。

这让云岚愣了一下,心想小乌雅氏刚来的时候畏畏缩缩的,其实这胆子不比大乌雅氏小啊!

乌雅氏家族真有趣,养的两个女儿,一嫡一庶,表面上一个张扬一个内敛,实际上的性格居然差不多。

云岚饶有兴致盯着小乌雅氏,皇帝很快察觉到了,伸手过来摸了摸女儿的小脸。

自然而然的,云岚的目光就回到皇帝身上来了。

皇帝皱眉瞥了小乌雅氏一眼,不悦问道:“你刚才做了什么?”

云岚的小手搭在皇帝的手腕上,难道她多看了别人一眼,这个女儿奴又开始吃醋了?

小乌雅氏吓得急忙跪下,不敢隐瞒地答道:“回皇上,奴婢只是见大格格可爱,忍不住对大格格笑了一下。”

皇帝听后摆摆手道:“以后你不要随意靠近大格格,大格格正是年纪小,什么都模仿的时候。”

要是女儿不学自己,学了别人奇奇怪怪的神态,皇帝就要郁闷了。

皇帝之前找苏麻喇姑恶补了一下,知道小孩子最是喜欢模仿身边人的举动和神态,学会后要改过来就不容易了,于是对接近女儿的人都极为警惕。

小乌雅氏连连告罪后,这才低头退下。

皇帝的眉头却依旧皱着,还是很不高兴的样子。

李德全这时候来禀报道:“皇上,针线房那边送来新做好的布老虎,这就送过来吗?”

闻言,皇帝的注意力才从刚刚的事转开,问道:“针线房那边都检查过这些布老虎了?”

李德全答道:“皇上放心,不止针线房的管事,御医也检查了一遍。”

虽说布料是皇帝让内务府统一发的,但是谨慎起见,针线房检查后,李德全还是让御医再次检查才送过来。

对李德全的谨慎,皇帝颇为满意地点头道:“不错,那就送过来给朕看看。”

云岚就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打开后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布老虎,塞得满满当当的,少说有二十个。

她不由惊讶,这前后才多久的功夫,后宫嫔妃和针线房的大乌雅氏竟然做好这么多的布老虎了吗?

她们是不吃不喝,拼命缝制了?

皇帝见了也有些讶异,他想着布老虎做好十个八个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做好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