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估计这也是靳辅在半路上就写折子来给皇帝的意思,提前给皇帝一个心理准备,他治河打算烧点钱,也算很谨慎了。

皇帝看完又笑笑道:“之前的河道总督写折子来都是直接要钱的,靳辅倒是谨慎,先说解决办法,询问朕的意思,压根不提钱。”

云岚翻了个身,虽然靳辅没直接让皇帝打钱,却也委婉提了啊!

要是皇帝同意这个治河的办法,那打钱这事就不用靳辅多提,皇帝自然而然就给了。

如果皇帝觉得这办法不行,那靳辅索性就不提了,再换个其他的解决办法之类的。

云岚又默默翻了个身,她还说靳辅如果太老实,以后容易被人欺负。

如今看来,这些当臣子的虽然性情不大一样,有些老实点,有些没那么老实,却都长心眼了。

不过也是,靳辅能能当上巡抚的人,没一点心眼怎么行?

皇帝看着挺高兴,转头用朱笔批了,还让靳辅列个单子,回头报上来给户部。

云岚心想户部尚书又要发愁了,安置台岛那一批人过来已经要提前花费一笔钱,这钱还不能省,得把人尽快安顿下来才行,不然容易出问题。

另外皇帝还打算重新开海运,港口多年没用,怎么都要修缮一番才行。

不然破破烂烂的,不说自己人,总不能丢脸丢到西洋人跟前吧!

所以这钱依旧省不了,尤其皇帝打算一口气开五个港口,还是户部尚书跑来御书房哭穷了好久,总算勉强劝住了皇帝,最后只暂时先开三个港口。

哪怕只有三个港口,但是同时修缮,那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实在担心皇帝又有其它奇思妙想,户部尚书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来御书房哭穷。

云岚遇到几次,心里都不由佩服。

户部尚书这一把年纪的,每次哭穷居然字眼都不带重复的,不愧是科举考上来的文化人,就是厉害。

皇帝被户部尚书哭穷哭得头疼,每次估摸着人快要来御书房,他就赶紧抱着女儿躲出去。

他要么跑到御花园跟女儿赏花,要么跑到北边看看林檎树长得如何。

尤其户部尚书不但来哭穷,也是想请教皇帝,琢磨个挣钱的营生。

不然国库又不是金山银山,各处都要花费,实在有点入不敷出。

皇帝也发愁这件事,抱着云岚去北边的时候忍不住发呆。

云岚盯着已经长出一茬来的豆子,看着长得挺好,怎么皇帝还叹气了呢!

她伸出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乌黑的眸子眼巴巴看过来。

皇帝还以为自己忽视了女儿,让云岚不高兴了,才会拍他,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低头说道:“朕有点苦恼,要怎么尽快让国库充盈起来,那户部尚书就不用一把年纪每天都来哭了。”

也不是他不想,实在是一时半会想不到法子。

港口还在修缮,哪怕立刻做好了,要让西洋海商过来,总归需要一点时间。

一两个可能闻风而来,看见能直接买这边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什么的,一传十十传百,慢慢来的人就多了。

买卖做起来,税收多了,国库慢慢就会好起来。

但是时间太长,远水不能救近火。

这会儿靳辅要建减水坝,建得越快,河道泛滥的问题才能解决得越早。

建堤坝之余,还得清理两岸淹没的农田,以及洪水下去后,田地里残留的黄沙。

哪怕当地人为了田地,不要钱也帮忙把黄沙挖出来,但是这些黄沙总不能停留在原地,还得运去别的地方,这就得花钱解决了。

靳辅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把这些黄沙融入堤坝当中,那就不用运黄沙出去,省下一笔钱。

他这边精打细算,还不是因为国库的钱不够了,皇帝也是发愁。

皇帝跟云岚嘀咕了两句,看着日头越发晒了,御书房里的户部尚书等着一会不见人应该回去了,他才带女儿回到乾清宫。

云岚:皇帝回乾清宫,怎么偷感那么重了?

只是远远见户部尚书还在门口等着,皇帝当机立断,下了御撵就从后边回到云岚的房间。

云岚:这下子皇帝的偷感就更重了!

她想了想,坐在象牙席子里,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个挣钱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