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皇帝不喜欢等待,等着西洋海商回来一趟不知道要多久。

他琢磨着让人打探罗刹国的意思,看能不能跟那边做买卖。

罗刹国因为接壤的关系,离得近,又能走陆路,比起海上的风险就要少多了。

在海上可能遇到风暴翻船,也可能会在暴雨中迷失方向,又或者半路碰到传染病,一船人艰难才能到达。

这样花费的时间就长了,顺风顺水毕竟还是少数。

陆路还是要便捷一些,加上皇帝笃定,罗刹国因为天气冷,新鲜的蔬菜瓜果都很难种植。

这就跟蒙古出现一样的问题,光吃肉,就不好消化了。

但是当地无法种植新鲜蔬菜,喝茶却是个好法子。

所以跟罗刹国做茶叶买卖,对方肯定不会拒绝。

皇帝却不想太主动,免得对方得寸进尺,要压低茶叶的价格。

他想到就做,抱着云岚笑眯眯道:“朕还苦恼要怎么办,每次过来一会就能想到解决的办法,真是朕的好女儿。”

云岚一头雾水,她什么都没做,怎么这功劳还能算到自己头上来了?

不过皇帝这脑瓜子还挺灵活了,知道西洋海商大多是欧洲几个国家的船只,出海花费的时间太长。

周期一长,这送钱的海商哪怕络绎不绝,来回总要花费太长的时间。

如今到处都缺钱用,皇帝总不能光等着,欧洲小国要消化一船的货物也需要时间。

索性他的目光就转向了接壤的罗刹国,也就是后来的俄国了。

茶叶其实是暴利,茶山种的茶树才多钱,采摘后的茶叶炒制也不需要花费多少,只需要人力。

算下来,这些茶叶翻几倍卖,依旧有人抢着买。

茶农其实没挣多少,钱都给茶商挣了。

他们各处收下茶农的茶叶,然后再加倍卖出去,中间差价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后皇帝把茶叶集中起来做出口贸易,又把价钱再翻倍卖,西洋海商眼都不眨全都买了。

甚至为了能得到茶叶的现货,他们险些大打出手,还主动加价来买。

皇帝能怎么办,当然是把茶叶含泪再继续加价卖给他们了。

比起几个欧洲国家,罗刹国就更大了,人口也更多,能卖的茶叶数量必定不少。

皇帝迫不及待抱着云岚去御书房,让李德全去召几个大臣来商议此事。

云岚不意外,来的是陈廷敬、索额图和明珠几人。

显然皇帝最近觉得几人相当得用,所以叫他们来商议。

得知皇帝有意跟罗刹国做买卖,又不想主动提,想让对方提。

云岚觉得皇帝的要求还挺多的,没想到陈廷敬转眼就率先开口,建议道:“皇上,微臣记得与罗刹国接壤的边境曾经有过互市。只是因为那边太冷,路途遥远,没有商队愿意过去,久而久之就荒废了。”

“如今倒是能用起来,也不必把互市直接开起来,而是让人假装是商队。还能伪造个身份,让罗刹国的人不会有所怀疑。”

云岚晃着脚丫子,听着陈廷敬这个长着一副老好人面孔的慈祥老爷子,张嘴开始说怎么忽悠罗刹国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让商人假装自己原本卖茶叶的商路被人抢了,只好孤注一掷到北边来寻机会。

手里头有一批茶叶,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试试来这边做买卖。

因为数量不少,一次带不过来,要是罗刹国不愿意做这个买卖,他就换个地方好了。

反正如今沿海的港口都开了,大不了商队赶去东边的港口,直接卖给西洋海商就行。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没有直接说好还是不好。

索额图听后,连忙附和道:“陈大人这法子使得,没那么刻意,罗刹国的人不管信不信,都会愿意把茶叶买下来。有了第一次,他们自然会让商队以后多来几回。”

这样茶叶的买卖就能跟罗刹国做起来了,以后去的商队多了,换几个新面孔,罗刹国肯定会主动要求把互市重新开起来,那就方便两边做茶叶买卖了。

小打小闹还好,要是想得到数量庞大的茶叶,就不能越过这边,不让皇帝知晓,这一点罗刹国还是知道的。

毕竟没什么能瞒得住皇帝,要是罗刹国不按照规矩办事,最后皇帝知道了不让继续做茶叶买卖,吃亏的只会是他们。

再说了,小打小闹只买一点点茶叶,根本满足不了罗刹国那么大地方的需求。

既然想要,当然得要更多,那么一点点都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陈廷敬这法子既起了个引子,却也没有用朝廷的身份,还让罗刹国主动来求,完全满足了皇帝的要求。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这个办法,云岚只能佩服,陈廷敬不愧是皇帝身边的老臣了。

年纪大,脑子灵活,活该他能身居高位啊!

皇帝听着也颇为满意,明珠这时候补充道:“皇上,只是罗刹国之前一向喜欢用皮子来做买卖,实在不怎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