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1 / 2)
其他流民,男女老少都有,全被官府围剿了。还说不是流民,而是山匪。
官府遇上山匪,对方人多势众,还拼命反抗,打伤了几个差役,于是就地处决的。
这消息是从一个喝醉的差役口中得来的,云岚没想到情报网还进了酒馆,这确实是个容易探知消息的地方。
这差役可能把此事埋在心底很久,却没有个能说的地方,不知不觉说得还挺多的。
比如这些流民衣衫褴褛,手无寸铁,然而官府坚称他们是十恶不做的山匪。
差役们不听就是抗命,还可能丢了差事,甚至可能归入山匪的同伙。
比如那个流民确实是打伤了人,还抢了吃的,但是官府坚决不承认,把人判了无罪放走了。
云岚越看,心里越是疑惑,这官府到底想做什么?
小太子这时候来了,跟皇帝行礼后,就坐在云岚身边。
云岚顺手把折子递給他,小太子低下头,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
他看过后,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开口说道:“皇阿玛,当地官府拼命否定流民的身份,是不是想遮掩什么。尤其是,这些流民是从哪里来的?”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道:“确实,东省各地这两天的收成都说不错,又没有发生天灾,不该有流民才是。”
如果当地没有的话,那就可能从外省逃荒过来的流氓了。
但是东省临近的几个省份都没有禀报过天灾,所以这流民从何而来?
云岚之前觉得违和,如今被小太子提醒,又有皇帝的话,感觉更矛盾了:“皇阿玛,天灾这个事会谎报吗?”
皇帝摇头道:“当地出现天灾,官府不报,朝廷这边就不会派人去赈灾。”
没人赈灾,当地没吃的,就不能随意开仓放粮。
没有朝廷帮忙赈灾,当地根本就活不下去,到时候当地官府是要担责的,根本不敢隐瞒。
再就是,当地哪怕想隐瞒,也很难了。
不说别的,天灾比如*暴雨成涝,怎么瞒着?
洪水会顺流而下,淹没下游的其它地方,上游想死命瞒着都不可能遮掩得住。
既然天灾瞒不住,那么会出现逃荒的流民,就只有两种情况了。
云岚掰着手指头盘算道:“皇阿玛,那只有两种情况了。一是当地官府擅自给百姓加税,让他们变卖所有东西后还是活不下去,只好成为流民。”
“二是当地收成不行,养不活当地百姓,也让他们不得不成为流民,流落在外。”
皇帝听着不由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当地官府可能谎报了收成?”
云岚眼神无辜地看了过来道:“皇阿玛,我觉得只有这两种可能了。”
不然当地收成大好,怎么会出现流民?
百姓只要吃饱饭,就绝不会轻易离乡别井的。
成为流民,那就必然是失去了所有,不得不离开家乡。
所以要么当地官员谎报了收成的情况,要么就是另外私下加了重税,叫百姓活不下去。
不管是哪一种,如此矛盾的情况出现,当地官府必然有问题。
加上他们还拼命否认流民的存在,甚至判了无罪的流民离开后没多久就死在河边,那就更可疑了。
如果只是外地的流民,像差役说的那样,全是衣衫褴褛又瘦弱不堪,为何还偏要说是山匪,非要全部灭口了?
当地官府完全可以把人赶出去,打发得远远的就行了。
所以这些流民很可能就是当地的,因为抢劫了一个其他乡镇的人,这人气不过去报官,事情才会暴露出来。
这人刚开始估计就是凭着一肚子火气去报官,最后发现官府居然无罪释放了那个流民,更是觉得不公允,才会匆忙离开,跑到京城来继续告状。
只是在路上,这人兴许发现了什么,才会日夜赶路跑到京城来。
说是告状,更像是逃命。
也不知道他在路上发生了什么,总不会当地官府还派人千里迢迢追杀,让这人闭嘴吧?
云岚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就跟皇帝说了出来:“这人惊慌失措跑来京城,去顺天府告状被赶出来后,立刻就去拦着皇阿玛的马车。”
“虽然这人当时说是看着马车材质上等,又有一队精悍的侍卫跟着,感觉不是一般人就撞了上来。我却觉得他是无法留在顺天府,担心在外头会出事,才会孤注一掷,故意撞上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