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本卷完结,下章番外讲点秦娥王十五娘和狐狸小孩“老幼妇孺”杀手组合的过往故事及作案复盘。*ps.宜王没下线*p.s.本章无女孩子死亡*关于本章露脸的怪鱼/摩羯鱼设定,是本卷的浅架空唐传奇内容,可简单理解为受地底大量矿物辐射而变异的淡水鱼类,长相类似于古代传说生物“摩羯鱼”,又称“摩伽罗鱼“。摩羯鱼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神鱼,通常被视
为河水之精,具有翻江倒海的神力。它的形象在佛教中被吸收,成为水中鱼王,常与河神的概念相结合。东汉起就有关于摩羯鱼的壁画和诗歌等。
第63章 ☆、狐狸公子番外篇
韦练摸着还在疼的额头从床上爬起来时,恰看见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很真诚的康六。他几日没刮胡子,上撇的胡须像个波斯人那般横在嘴角,让她险些没认出他是谁。
“韦练!你终于醒了!”
康六瞧见她眼皮颤动时就把人抱住,嚎啕大哭,大有种给她上坟的架势。韦练等他哭完才把人推开,摸着额头问。
“李猊……李大人呢?”
“天还没亮就去宫中述职了。”康六抹了抹眼泪,终于能正常开口:“你不晓得,你睡了三天三夜,连呼吸都没有。众人都当你死了,连寿材都备下,都被李大人挡了回去。他硬说你没死,在床前不吃不喝地看守,连我都不能来探望。若不是今早”,他停顿:“今早圣上亲召,就算是玉皇大帝来了他恐怕也不起身。”
“圣上亲召?”韦练在康六这一大串里,首先捕捉到这几个字。
“是啊”,康六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只能先应了一声。
“宜王殿下、那个老不死的鱼中尉,还有案子相干的几个人,都不见了。我自小会水,那邪了门的山洪之后,就捞上来你们两人。”
“不见了?”韦练立即坐起身。
“唉唉唉你慢点,李大人走之前吩咐过我,若你有个好歹,我刚保住的脑袋又要搬家了。”
“你说宜王不见了,是尸骨无存,还是……”
“不见得。”康六摇头:“当时你我尚在那破庙之中,或许并不晓得外头有何事发生。兴许,宜王没死呢?”
“怎么可能。”韦练捂着额角:“中了几百根弩箭还不死,你当他是铁打的。”
“记得当时我在装疯么?”康六终于讲到最想分享的部分,先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地开口:“还记得那夜大佛倒塌,你们两个自破庙中不见踪影么?彼时我坐骑中箭,不过瞬刹的功夫就寻不到你们,只能留几个人在庙门前值守,余下的人将折柳村围住,一户一户地搜查。我猜测你们未曾走远,便着意在附近山中寻找。谁知恰在此时有个兵士在折柳村中寻到了一处颇为怪异的宅院,打开时,你猜怎么着?”
他凑近了韦练,撑开双手比了个形状:
“那小院瞧着不起眼,却有个地道通往地下河,地道入口处有个坑洞,放着堆成山一样的狐狸面具,还有许多尚未来得及做成面具的动物皮毛!我数过,刚好够十三驮马帮和驼队运送货物的计量单位的重量!”
韦练打了个寒噤。
她知道,那就是她与李猊在山里迷失在幻境中时所听见的故事,那个宅院便是被称为“阿芜”的孩子所住的宅院。有多少狐狸面具,便意味着有多少运送毛皮的客商路过长安、落脚在折柳驿后,被村民骗着杀害,尸骨永远埋在山中。
“我留了些人手清点货物,自己往地下河道深处走。凭着从前查案的经验,我晓得这河道定与你们此前在西市被绑的布肆有关。刚走了不到几里地,便听见那地底有十分的声响,不似人间物。”
韦练不语,听康六咽了咽口水,才继续往下说:
“我说了,你一定不信。那底下养着怪鱼。龙头鱼身,口带尖牙,叫声又像狐狸,又像婴儿啼哭!御史台的兄弟们听了都烦躁不安,甚至于互相扭打起来!我瞧见不对,便立即命他们上岸去,自己又往深处走了走。”
“你为何不会被那声音扰乱心智?”
韦练打断他的讲述。
“我啊”,康六似乎早等着她问这个问题,骄傲地挺了挺胸脯:“你忘了我自幼在西市长大么?那东西我早听西市的波斯老者们讲过,叫‘摩伽罗鱼’!你们大唐管它叫‘鲛人’,在西海之滨,它亦被称作‘海妖’,听其歌者,无不起思慕往事追怀死者之情,乃至于幻象缠身、迷狂至死。”此处将唐朝流行的摩伽罗鱼形象与西域海妖传说进行了叠加。关于海妖塞壬的传说,唐人所编《晋书》时期已传入中国:甘英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
“有这等事。”韦练专心听康六的讲述,频频点头。
“初时见到那东西,我便安了个心眼。将余下士兵都驱离河道之后,我在耳中塞了棉絮又进去一趟,这回不受那怪声所扰能走得更深,未出几里,便在河道墙上瞧见了刻字。”
“那刻字字迹工整,年深日久。写的是”,他看向韦练,严肃道:“东海郡一桩陈年旧案。”
“与‘曹娥投江’有关,是么。”韦练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对。约摸十年前,长安兵乱,接着便是灾荒。东海郡也民不聊生,只能鬻儿卖女换取粮食。彼时,东海郡出了个极邪门的宗派,沿途广纳灾民,说的便是‘狐仙降世,天下大乱’。人称其为‘百花杀’。这宗门一度昌盛至极,凡有河道处,皆有拜入其门下的信徒。接头的暗号,便是手拿金刚杵的药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