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他话未说完,巫箬已心生不祥的预感,果然就见他猛地一下倒在地上,伸开两手两脚,摆出一个“大”字,声音突然变得极其平静:“我还不如就住你这儿,再也不回那归一观。说来你这地方还不错,阴气够盛,大热天都这么凉快,晚上还能有两个小鬼帮忙捶捶背、揉揉腰什么的。”

堂堂李大天师李大太史,居然做出这种小儿耍赖之事,真不知长安城中其他人看见了会作何感想。

巫箬余光瞥见本要进屋的小元和小音“唰”地一下重新闪回墙壁里,也不知是因为李淳风的话还是他身上的罡气。

她突然有点好奇什么样的师父能教出如此无赖的徒弟?

或许,师父会比徒弟正常点?

希望吧……

巫箬目不斜视地抬腿从李淳风身边走过,急得他连忙抬起半边身子问道:“你去哪儿?”

巫箬不回头,继续往外走,“去见袁师父,让他把李太史领回去。”

“诶?”李淳风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那你等等我。”

水月堂外的阳光果真灿烂刺眼,巫箬从门后取下一顶帷帽戴在头上。这种帽子有着宽大的帽檐,四周垂下的黑色面纱长及脚踝,原本是从胡人那儿传来的,后来长安城里的女子出门都喜欢戴着它以作掩面遮日之用。

李淳风看得奇怪,往日里也没见她戴过这东西,于是说道:“巫姑娘,在下已备好马车,不必惧怕那炎炎烈日。这劳什子戴着可不憋慌?”

“归一观香客众多,今天又是集日,恐怕前去进香的人会络绎不绝。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嫌,免得李太史被误会,平白伤了那些春闺少女一颗芳心。”巫箬一边说着,一边轻移莲步,往路边的竹青色马车走去。

只见那马车制式简单,没有什么绫罗绸缎的装饰,连门帘子都只是竹子编成。唯有车檐的一角上挂着一段丝绦,丝绦中央系着个玲珑剔透的琉璃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着。

巫箬的余光扫过那颗琉璃子,进马车的动作却并未停顿。马车里的位子上垫着凉席,坐起来还算凉爽,如果撩开竹制的窗帷,还有一股小风吹进来。

李淳风也紧跟着上了马车,不顾男女之嫌,挨着巫箬就一屁股坐下,同时笑着说:“难得巫姑娘还有如此风趣的时候。在下怎么会怕误会?只是姑娘花容月貌,却被面纱挡着,实在可惜。”

“巫箬不过一介乡里村妇,哪及得上长乐公主国色天香?李太史这么说当真是折杀我了。”

隔着一层面纱,李淳风依然能看见对方唇边带着些许讥诮的笑意,可却面不改色,始终一副笑脸到底:“原来巫姑娘也喜欢听这些坊间戏言,早知道我就多寻些来说予姑娘听了,也好博美人一笑。”

原来坊间早有流言,说当今圣上甚是宠爱的长孙皇后嫡出的女儿长平公主自从在宫廷中见过李太史一面后就芳心暗许。大唐女子大多敢爱敢恨,何况是金枝玉叶尊贵无比的公主?立刻就去向自己的母后禀明了心意。

至于后事如何,流传的版本就更多了,巫箬每日呆在这龙蛇混杂的通济坊中,就算不愿听也听了不少。也不知为什么,平日里从来不说,此刻竟想也没想地拿出来讥讽李淳风几句,原本想让他知难而退,别再跟自己说话,也好落得个清静,谁想自己真是低估了这人的“厚颜无耻”。

第28章 饕餮(二) 只见湖中成千上万株粉色莲……

巫箬保持沉默,不再接他的话,可车轮轱辘轱辘地没往前走多远,那厮又自顾自地开了口:“其实姑娘何必妄自菲薄,依在下看来姑娘容姿清新脱俗,皮肤也是细腻白皙,只是平日里穿得太过暗沉朴素。城中妙衣阁的老板娘是我的老相识,听说不久前才从南方进了一批新料子,不仅绣工上好,而且面料清透,最适合这个季节做衣裳。姑娘不妨也去做几套,我保准给你讲个好价钱。”

巫箬听他叽里咕噜一通废话,还一口一个容姿清丽皮肤白皙,当即冷冷地说道:“李太史若再这样轻薄无理,我就下车了。”

李淳风故作“惊讶”地说道:“姑娘恕罪,在下并没有轻薄之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对姑娘的赞美跟对菩萨的赞美是一样圣洁的!”

巫箬听他“口嘴里吐不出象牙”,冷笑道:“李太史学的是道法,怎么还要拜菩萨的吗?”

“非也,非也。”李淳风摇头晃脑地继续说道,“在下并非拜菩萨,但家师曾教导过,要博采众长方能大成,所以在下偶尔也会翻翻佛经,领悟一下佛家的智慧,心中自然对菩萨有着膜拜之意。对了,现在都还不知巫姑娘是师从哪位高人,竟学得这样一番好本事?”

绕来绕去原来是想打听这个,巫箬不怒反笑,“我学的是玄黄之术,自然师从祖师华佗,李太史这话问得是否太多余了?”

李淳风听她这么说,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巫姑娘啊巫姑娘,好歹我们也相识一场,你怎么到现在还对我有防范之心呢,罢了罢了,等你想说的时候在下再洗耳恭听吧……”

言罢竟真得像泄了气的皮球,坐在那儿再也不吭声。

这清静来得也太快了一点,巫箬愣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