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若问那永安坊是哪里?正是大半年前那被水莽草毒死的书生祝鹤曾经住过的地方。因为驱除水鬼有功,这书生死后去楚地做了四渎牧龙君,不仅娶了美娇娘,还将自己去世后的老母亲接过去一家团聚了。只是这永安坊里的其他人日子依旧过得贫困,往往生病了也不舍得花钱看大夫,巫箬自从那次来过以后,便每隔一个月到这里来义診赠药。

这永安坊的人自然十分感激她,早早就将义診的草棚搭好,知道她畏寒,每家每户都主动拿出平日舍不得用的炭,凑在一起专门为她烧了炭盆。

巳时,竹青色的马车缓缓驶进永安坊时,剛剛停下,便被蜂拥而上的人群团团围了起来。

“巫大夫来啦?”

“巫大夫吃饭了吗?我这里有刚煮好的红薯!”

“我有刚煎好的野菜饼,还热乎着呢!”众人七嘴八舌地问候着,个个伸长了手想把手里的东西递到巫箬怀里。

这里的人可真热情,小狐狸心想,便见巫箬謝过了所有人的好意,和李淳风一起穿过人群进了草棚,目光在炭盆上略一停留后,神色淡然地坐在了草席上,告诉大家可以开始就诊了。

大家頓时安静下来,没病的退到一旁,得病的则有序地在草棚外排好。

小狐狸看见他们身上的衣服都很破旧,几乎没有不打補丁的,不由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新衣。

这一身暖和的棉衣是刚才来的路上,李淳风新给它买的,说什么它穿得实在太寒碜,会丢他的脸。现在看到这些面有菜色的人,它突然觉得,能吃饱穿暖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因为就诊的人不少,李淳风要帮着巫箬抓药,狐言便主动承担起了煎药的任务,四五个炉子一字排开,它手握蒲扇,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把药煎糊了。

一个刚看完风寒的大嬸儿见它在炉子间跳来跳去,忙得不可开交,便把自己家的小女儿叫了来,给它打下手。

小姑娘和狐言差不多高,皮肤虽有些黑,但是一笑,脸上就露出两个小酒窝,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它大大方方地说道:“阿娘讓我来帮忙。”

狐言被她笑得晃了晃神,有心说不用,但看着那已经垒成小山的药包,只好小声地说了一句:“那謝谢你了。”

小姑娘没说话,又冲它笑了笑,麻利地将药罐端起来倒了一碗药给等着喝药的人端去,然后回来也拿起一把蒲扇,熟练地扇着火。

“我叫小菱,你叫什么名字?”过了一会儿,小姑娘突然问道。

小狐狸脸上微红,小声道:“我、我叫狐言。”

“胡言?”小菱歪着头看它,又是一笑,“真好听的名字。”

难得有人没笑话它,还说它的名字好听,小狐狸頓时眼睛一亮,道:“这是我爹给我取的,他读过好多好多的书。”

“你爹真厉害。”小菱羡慕地说道,“我爹都不识字,只说我娘我怀着我的时候最想吃菱角,所以就给我娶了个名字叫小菱。”

小狐狸忙道:“小菱这个名字也很好听呢。”

“真的吗?”

“嗯!”

“我也觉得呢,哈哈哈哈哈……”小姑娘开心地笑起来,笑声就像树林里的百灵鸟。

小狐狸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啧,臭小子看着傻愣愣的,倒挺会哄小姑娘开心啊……”另一头正在抓药的李淳风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将包好的药递给身后的老妇人,微微一笑,“梁大娘,記住了,还是跟以前一样,每日两次,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梁大娘点头道:“记住啦李公子,我每次都是按你的吩咐吃的。”

“那有没有按我说的,晚上别再熬夜補衣服了?”

“……这,我已经少做很多了。”

“不是要少做,是不能做,你又不愿点灯,眼睛还要不要了?”李淳风故意皱起眉,“你再不听话,我可要叫船行的工头不雇你儿子了。”

“别别别,大牛自从找到这份工,比以前勤快多了,您可千万别讓人辞退他。”梁大娘急得連連摆手,“我保证听话,不再接那些缝缝补补的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