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果然,晚娘手里讨生活不容易,好好一个女儿家,却让那起子黑了心肝的人坏了名声。这么一想,这新媳妇更招人疼了,一时间,沈母看林芷的眼神更慈爱了。

两个小姑娘见母亲/奶奶发话了,这才欢欢喜喜地收下自己的手帕荷包,脆生生地道谢:“谢谢嫂子/小婶婶!”

而后头对头凑到一起叽叽喳喳研究花样去了。

堂屋里唯二没收到东西的是沈家兄弟俩。沈知淳不必说了,没有弟妹给大伯哥送东西的道理,而沈知衍,在堂屋一片欢声笑语中唯有沉默。

==

沈家今日的朝食很是丰盛,主食是杂豆粥和烙饼,一盘炒鸡蛋、一碟酱菜,林芷还拿香油和辣子拌了盘苦菜。这么一顿饭,在农家很是丰盛了,要知道寻常农家过日子,不过杂粥小菜,现下又不是农忙时节,就更显得丰盛异常。

林芷和大嫂李玉香一起忙活早饭的时候,看见这做法觉得诧异,忖度着李玉香的性子,她直接问出来:“大嫂,今日可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不然,咱们家常吃得也太好了吧?”

“今日家里可不是添了你这么个妙人的好日子。”李玉香打趣一句,随即便解释道,“之前家里为爹守着,一家子都有些亏了身子。娘说必得好好补一补,再者,昨儿办喜事,收了不少鸡子,天儿热,也放不住,不如尽早吃了好。”

想起之前村里传的一些花,李玉香又补充了一句:“弟妹,你别担心,咱娘从不在吃食上苛待人的!”

不像村里很多人家,明明没到穷得吃不下饭的地步,可但凡儿媳多吃一口饭,多夹一筷菜,这好吃的恶名就得上身了。

林芷沉默,这里边原来还有她的事儿呢!

第3章 孝敬长辈

古时婚嫁,多在春秋二季,极少有人家赶在盛夏里办喜事儿的。

别的不说,这席面上的菜色就不好置办,这个时候,肉菜蛋可都不容易存放。而林芷和沈知衍的婚事,办得仓促,日子也选在了夏日里头。只因林芷等不了了,她继母娘家那个二流子侄儿,看她的眼神不止越来越露骨,居然还敢做出青天白日尾随她的举动!

那次是她趁其不备,侥幸脱身,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终日防贼的?她这才豁出去,找上沈知衍,请媒人合八字,下聘迎亲一气儿呵成。就是怕夜长梦多,遭遇不测。

用过朝食之后,一家人各自忙活。

林芷原想跟着李玉香去后院忙活,养猪喂鸡,洗衣种菜做饭哪一样不需要人手呢?这些活儿她原先也得干,况且李玉香还有一个幼子需要照顾。可没想到李玉香却推她回房:“弟妹,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且不急这一时。回屋收拾你的东西,我这实在没多少事。”

李玉香这话不是客套,新进门的弟妹有一手刺绣的好本事。

她听说绣花儿的人,手必得好好养着,不然可会刮坏了那些名贵的料子。她也留意看了,林芷的一双手确是白白嫩嫩,还是别跟着她干这些粗活儿了。左右现在还没分家,一家人齐心把日子过好才是正理,观林芷行事也不是个会躲懒的人,家里的这些活儿她多做一些也没什么。再者,后院现在没养猪,养的是一头羊,还是为了她儿子养的。她也实在干不出来支使弟妹去打草扫羊圈的事情。

林芷拗不过李玉香,看她那样也不似作伪,而且就连她婆婆也发话了:“二郎媳妇,你且先去拾掇你们的屋子,往后再跟你大嫂分担家里的事儿。”

李春花到不是偏心,而是小儿子当初说了,林芷有一箱子书的陪嫁!儿媳的爹可是秀才公,那些书对要科举的小儿子来说可是无价之宝,可先得安置好了她才放心。

“二嫂,喂鸡是我跟兰姐儿的活,你可不能跟我们抢。”小姑子沈知薇也在一旁帮腔。

林芷,林芷能怎么办呢?当然是乐得回屋收拾东西。

至于沈知衍早就和大哥一起出门了。家里现在只四亩水田,二亩旱地和一个小山头。田地少,不是农忙大哥不让他下田,可他也不能真的啥都不干。遂揽下家里打草砍柴的活儿,这些可不好让大嫂一个女人家去干。家里的山头小,不管是冬日的柴还是牲畜的草都不大够,少不得要往深处走,找那些无主的地多打些柴来,不然冬日可不好熬。

家常过日子就是这样,不早早打算,日子就会难熬。

一时间,沈家小院里,只闻鸡鸣鸟叫,金灿灿的光洒下来,林芝只觉得温暖又安心。没人在院子里尖着嗓子指桑骂槐骂骂咧咧,这样一片岁月静好的静谧,她可太喜欢了。屋里没人,她嘴里轻轻哼着乱七八糟的小调,收拾摆放自己带来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