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被内帘官看好的沈知衍这会儿其实很不好受。
他倒不是病了,只有些鼻塞实在不算什么。可他旁边的两位考生,一位自秋雨之后便一直咳嗽,日夜不断,着实有些扰人。
另一位更了不得,好似是饮了凉水,自第三场开考,便开始腹泻。闹出的动静和散发的气味让沈知衍一个日食三餐,顿顿两大碗饭的壮年男子干啃了两日的饼子。
沈知衍想起那位臭号学子幽怨的眼神来,他现在倒是有几分感同身受了。
说起来荒唐,他们这些人口中念得是圣人之言,笔下写的是锦绣文章,可身侧却是蛇虫鼠蚁屎尿作伴,当真是有些可笑。
还是这些年让家里人纵得娇气了,往年堆粪施肥的活儿他不是没做过。那时不觉难耐,现在倒是矫情起来了。
隔壁又传来一阵异响,沈知衍闭了闭眼,从林芷与他的那盒清凉油里小心挑起一点儿,抹在鼻尖下方。
清凉辛辣的味道甚是霸道,直通百会穴,但提神醒脑效果一绝。
沈知衍赶紧提笔继续作答,盒子里的那一小盒清凉油分了一些给杨信沛,即便这几日省俭再省俭,里头也不剩多少了。幸好明儿就是最后一天了,一定能坚持到他考完!
收卷之后,沈知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个儿的东西,逃也似地离开号舍。
一路急行出了大门才略略活动了一下手脚,这几日缩在小小的号房内实在不好受,如今身子周展,顿时舒坦不少。
回首望了望人潮汹涌的考场,看见不少被抬出来的学子,沈知衍不由地长叹一口气。
乡试实在磨人,难怪不少学子考上几回便彻底放弃,若是一次能中便再好不过。
要不去烧柱香吧?从来不信神佛的沈知衍头一次生出求神拜佛之心。
这种罪,他也有点儿扛不住。
随着人群晃悠着往外走,在一众萎靡不振的学子之中,沈知衍犹如鹤立鸡群极为惹眼。杨家的奴仆一眼就看见了他,连忙挤上前。
“沈秀才,这儿。”奴仆脸上的焦急之色没掩住,却还是伸手去接沈知衍的行囊。嘴里客气道,“郎君,车子不好进来,还得往前走走。”
沈知衍避开奴仆的双手:“我识得路,缩在号舍久了倒是想走走。你去接杨兄,他身子弱些,别耽搁了。”
奴仆脸上的焦急沈知衍看得分明,他自然知道这份儿焦虑是为了谁。
“去吧,我也担心杨兄呢。”
杨家奴仆拱手感激道:“多谢郎君体贴,别院里热水汤食都备下了。若有甚要求,您尽管吩咐那些小子们!”
说罢便一溜烟跑走,伸长脖子往人群里张望,杨家来的奴仆不止他一人,可现在都没瞧见少爷。
沈知衍回去后发现自己是头一个回来的,拿了一把澡豆儿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后院子里才有其他人回来。
只是回来的三人都是一副精神萎靡好似熬干了气血一般,年纪最小的李道之略好些,稍稍年长的两位,是叫人半托着回来的。
沈知衍一瞧就知道三位同窗此次乡试怕是不大如意。
才要说话,便听得一墙之隔的杨家主院里闹哄哄,还有一叠声儿叫大夫的声音。
李道之满脸疲惫,语气担忧:“是杨兄,他高热不醒,是叫人一路抬回来的。幸而杨家见势不对,提前请了大夫。沈兄,你不知道,现今城里的医馆被堵得水泄不通,里头大半是应考的学子呢。”
他颇为羡慕地看了一眼满身清爽的沈知衍:“还是沈兄身子健壮,不曾受这秋雨的影响。”
“我出身农家,插秧割稻样样都做,身子骨这才硬朗了几分。”沈知衍没错过李道之身后二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妒色,他语气不变,“我也头晕鼻塞,是杨家周到。早早便备下了热汤姜茶,收拾好了倒是舒坦不少。”
“你们也快去泡个热水去去寒气,我还有几分精神,去瞧瞧杨兄。咱们得杨家照拂,现杨兄病了,总不能不闻不问。”
李道之赶紧点头:“还是沈兄周到,我现在是一点儿力气也无,不然也要去瞧瞧杨兄的。”
第48章 归家和放榜
沈知衍一行人是九月初才回到清河县的。
原本八月十七乡试考罢,略做休整便能返回。现在不同于往年,前几年的乡试,应考的秀才们考罢还不算完,还得留在州府等待放榜才能决定去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