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桃源村不是偏远之地,关于此次春闱之事早传到了此处。李高山现在好歹是个里正,且他这几年愈发知道读书科举带来的好处,对这事本就关心,自然知道沈知衍此次不可能高中。

他特意等了一会儿,估摸着沈家自家人说完话之后才过来,是想好好问一问沈知衍:明年恩科要不要上场。

等沈高山到了沈家的时候,整好遇上了一家子在瞻仰黑牛角白绫子的圣旨。于是瞻仰圣旨的人又多了一位,且沈族长格外虔诚。

“得找香案供起来,还得打个樟木匣子好生保存。设香炉、烛台,每日要供上时令鲜果、清茶和香花。”

李高山看得眼热,其实他更想将这圣旨供奉到沈氏祠堂里头,可他不好意思开口。沈氏一族已得了沈知衍家太多好处,这些个事情只能看人自个儿的意愿,他不能强作要求。

很快,整个桃源村都知道了:沈知衍沈老爷要做官去了!

这样一幅热闹欢腾的模样,是林芷和沈知衍有意引导的。一来,事情已成了定局,与其苦丧着脸凄风苦雨地去赴任,还不如作出一幅得沐皇恩感恩戴德的模样,至少不会被有心人记在心里,传出些风言风语,凭白生事。

二来,催绣娘和李春花的年纪都大了,两人一个逃荒一个丧夫,奔波劳累了大半辈子身子都不算康健。这两年虽用心将养着,可林芷不敢冒这个风险。若是两人因为她和沈知衍的事情有个万一,她再不能原谅自己。

“圣上仁善,特许咱们跟着运粮队伍一路西行。带队的转运使人有本事又和气,这路上是再安全不过了。二郎赴任的地儿虽远了些也清苦些,可这样也好出政绩。只要有了政绩,凭圣上的赏罚分明,咱们一准儿能升个一官半职的,到时候就能往其余的地方调。只是前期辛苦些,留给咱们的时间也不多,咱们还得好生备些东西。”

林芷没全说那些漂亮话,半真半假,再定下一个目标,让人忙起来,就没时间想那么多了。

崔绣娘拧着的眉头这才稍稍松开,她点点头:“很是,我先前听人说起过,西北腹地,天儿干,夏日毒热冬日更是冷透了。鹅毛似的大雪,连大江大河都能冻上。先前你说的用羊毛混着捻线纺布,我带着绣房的小娘子们已做出来了。跟寻常的棉布确是不同,不见多厚实,可保暖效果确是更佳,只比毛草皮子差些。”

“还有你说的那羊毛袜子,也折腾出来了。二郎先前赴京赶考时没赶上,现下倒也用得上。”

林芷眼睛一亮,先前用羊毛来做毛笔,她老觉得差了些什么。差的就是过冬神器羊毛衫啊。

这个时候的羊毛制品还是以地毯毛毡为主,她并未见过羊毛制成的布料衣物。可她来自后世,自然知道羊毛可以制成羊毛衫,她闲来读杂书的时候,也见过记载:西北高山上有一种走山羊,取其身上最细的内绒打线织布,称兰绒,细腻软滑,面料轻薄但御寒极佳。乃皇家贡品,每年产出的数量元哥儿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

“果真?师傅,我就知道找您老人家准没错!”

见了一回实物,跟拥有成熟经验和大型工业机器的羊毛制品肯定还存着差距。可林芷的手轻轻摸着米白色的羊毛和棉花混织的布料,心下却一阵熨帖。

只要有想法,且不吝惜气力去实践和总结,生活总能给她一些意外的收获。她这一步步,不都是这么走来的吗?没什么好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崔绣娘给备了布料衣物,李玉香也备了惊喜。

“弟妹,你不是说那里的盐金贵吗?咱们采买细盐带着上路肯定不行。”

是的,这时候的普通百姓买盐是有定数的,一次性购入太多盐是不成的,还会被官员盘问。更别说带着那么多盐上路了,一准儿被当成私盐贩子,杀头大罪。

“郑娘子手巧,熬了好些大酱。用的时候取一点儿,用水化开,咸鲜可口,炒菜炖肉都行!”李玉香搬来一小罐大酱给林芷瞧,“咱们手脚快些,还能熬好几缸子。你们带上,不止是路上吃,倒地方了还能吃上好些时日呢!再者,二郎又不是去甚了不得的地方,总能通书信,能通书信就能寄东西。你们别省着,吃完了就写信家来,咱给你们送去!”

“对,对,咱们可以给二郎送东西。”李春花在一旁捂着胸口长出一口气。她没甚太大的主见和本事,可在这时候,能定心。不添乱,不拦着林芷,就是对林芷最大的支持。

家里人就连元哥儿都学着姐姐把自个儿的小荷包贡献了出来:“给,给弟弟,买糖吃。”

林芷摸着他圆乎乎的肉脸蛋,没忍住轻轻捏了一下:“小婶儿替弟弟谢谢元哥儿了。”

她没去纠正元哥儿,她私心里也希望这一胎是个男孩子,若是个小囡囡,她怎么忍心让她跟着吃苦呢?

晚间的时候,沈知薇来找林芷:“二嫂,这是我给小侄子做的肚兜。还有这些,是我这些年攒下来的钱,我不知道你们一路上缺什么,只能送些银子,你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