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2)

他一边问,一边将林芷的亵裤拉上去,熟练的为林芷按摩小腿。等林芷腿上的不适消失后,又理了理床尾的垫子,将林芷有些浮肿的小腿小心的放上去。

林芷看着沈知衍眼下的乌青,冷不丁的便问出了这个经典的死亡问题。可话才刚出口她便后悔了,特别是看见沈知衍的动作一下子顿住后。算了,本就是顽笑话,即便是问了又能如何呢?

他又不是医者,这种问题他一个古人能给出甚答案?她又想听见何种答案?

“沈知衍,我只有一个要求。若是我不幸离去,你可别着急再娶,至少,也得等我的孩子大一些。对了,我还得将我的东西抄三份单子,一份儿放族里,一份去县衙过印……”

“没有再娶!”沈知衍抬头,看着林芷很认真道,“若是你先走一步,我不会再娶!”

晃动的烛火,像是在沈知衍的双眸之中点燃了两团星光。林芷看着他少有的严肃,笑了笑:“好了,顽笑话。还当真了不是,赶紧睡吧。你这些日子够忙的了,让你自个儿去书房睡也不去。”

沈知衍没说话,只是为林芷掖了掖被子。

宣威的白日与夜里简直是两种天儿,白日恨不得将人晒干,夜里又冷得让人打哆嗦。昼暖夜凉,林芷现在还喜欢揣被子,若他不看着点。夜间着了凉,邪风入体生了病,可受罪了。

他宁可自己多熬些时日,也不愿意叫林芷生病。

那天夜里的谈话不了了之,可却让沈知衍添了心病。

沈知衍开始多方打探宣威或者整个武威郡的大夫和稳婆。既然先前的大夫和稳婆不能让林芷安心,那他就再找,总能找到让林芷放心的人!

沈知衍没想瞒着人,他巴不得广而告之,让有本事的人都到县衙来。杨娘子就是在这个时候上门拜访的,她直接去找了沈知衍。

“大人,万稳婆的本事是没得说的,可……”杨娘子回想着那个佝偻冷厉的妇人,“约莫是受得苦难多了,她脾气很有些古怪。能请她出手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去武威寻靠谱的稳婆也是好的。”

这也是杨娘子没有直接与林芷说的原因。她怕沈知衍请不到人,白白让人空欢喜一场。

杨娘子想了想还是开口:“我父兄都是监管流犯的小吏,曾帮过万稳婆。可她也在我娘家嫂子生产时还了这个人情,自此以后再不曾往来。我只知她的住处,其余的再无消息。我估摸着,她销了奴籍后该是再没替人接生过。不然,凭她的本事,怎么也得有些名声传出来。”

万稳婆家住十三屯,是城外的民屯。

民屯显然不如军屯规整,一屯一百户的人家散落在三条狭长的巷子里。歪七八扭的,寻人时若是没人带路,还真不一定能在这里头找到正主。

可万稳婆家不一样,杨娘子说:“她家在最边上、最里头、最窄小的那家就是了。门里门外都光秃秃的,您到了那里,一准儿能找着。”

只听着三个‘最’字级别的形容,就能推测主人离群索居的孤僻性。

沈知衍不是头一回到这儿了,只要出城他必来,古人三顾茅庐,他合计来了将近六次了。若沈知衍不是本地父母官,且每回都不曾踏入门内,做足了礼数,这样频繁来一个寡居之人的住所。

早被民屯里的人家打出去了。

是的,沈知衍六次来访,至今连门都不得进。

疏浚河道的工程已经开始了,沈知衍常来巡视,此次疏浚河道共征三百民夫,只征青壮,年老体弱者皆弃之不用。全因此次应征之人特别多,与以往还要官差上门‘请’人实在不同。

而这一切,自然是因为此次服徭役,包两顿饭食。

这笔银子自然是宣威县进来最赚钱的茶水铺子所缴,加之今年夏税、秋税都征得足足的。算盘一打,县里负担这笔开销完全没有压力,于是便有了此次抢着应征的奇观。

一人三个粗面蒸饼,饼子虽然还算大,可对干重体力活的青壮来说只能吃个半饱,可有咸菜还有那甚凉茶。囫囵下去,再加上家里自带的一些,便能吃得很不错了。

已是比先前活活熬掉半条命好太多!

特别是那凉茶,若是厚着脸皮去讨要,也能多灌一壶。听说这是知县夫人城外那茶水铺子里最受欢迎的凉茶了,满满一大壶,得要三文钱!

沈知衍常来巡视,不止是为了查看疏浚河道的进度,还是防着有些人脑子不清醒的人,克扣了这些征夫了去。虽说宣威百姓格外团结(也排外),可这种事情,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