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短短几句话便说得杀气腾腾铮铮铁骨,不愧是世代戍边的军士之后。
林芷有些怔然:“年年如此?”
“是。”杨娘子不甚在意的点点头,反来安慰林芷,“你别怕,外族当年被太祖皇帝打得差不多啦。现在这些个时常来骚扰边关的蛮夷,也只敢偷偷摸摸地来,小打小闹的成不了气候,咱们这儿的人都见惯了。”
她说着说着叹了口气:“只是我娘年纪大了,我爹、我哥还有成丁的侄儿们,她都送过。年轻时还绷得住,人老了心肠便软了,这几年便有些……”
她不肯多说,很快又扬起笑来:“得了,我得赶紧回去。今儿从你这得了上好的糟鱼,我去沽一角小酒,回去与我娘痛痛快快喝上两盅,甚愁啊怨啊的,都消了!”
杨娘子与林芷告别,也不肯让她再送,顶着风匆匆家去了。
林芷立在原地,习惯?刀剑无眼,送自个儿的骨肉亲人去往战场。这样的事,要如何习惯?
绿禾在一旁看着林芷,犹豫了半晌才道:“娘子,天儿冷,咱们进屋吧?今日不止有芦菔羊肉,您之前一直念着的糟鱼,现在也可以吃两口了。”
宣威县鲜鱼难得,林芷月子里吃了太多汤汤水水,后来瞧见鱼只想吃用辣子炒的酒糟鱼,念叨了好几回。今日万妙春一宣布她出月子,她头一件事就是吩咐厨房午食要一道鲜辣开胃的酒糟鱼。
林芷忽然想起了县衙角门时不时出现的几尾活鱼。
她转头瞧见了绿禾惴惴不安的小脸,忽而一笑:“对,先去用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绿禾跟在身后一头雾水,干活儿?家里还有甚需要娘子亲自动手的?
沈知衍下衙后往后院来,迎面碰上了金菊带着人在库房搬东西,粗粗一打量,俱是布料棉花。这是作甚?难不成林芷出了月子还是想给安安亲手缝制几件衣裳?
他匆匆回去,正好听见林芷在吩咐:“这些怕是不够用,金娘子,你着人再去武威郡买些棉花来。”
沈知衍听了一耳朵,奇怪道:“咱家上上下下的冬衣棉被早就备好了,这是怎了?又要买棉花?”
林芷抬头瞧见沈知衍,冲他招手:“你来得正好,我有事儿同你商量。”
金菊一听主家有事相商,利索一礼便出去了,在她走时林芷还不忘嘱咐她快些打发人去买棉花。
“边关是不是时有战事?”不等沈知衍坐下歇口气,林芷便出声询问。
沈知衍四下看了一圈儿,没瞧见自家小崽子的身影,便知道这是林芷的意思,也知道林芷现在所说之事于她而言十分要紧。当下也不再左顾右盼找安安,他坐在林芷身旁,抬头看着林芷的双眸。
正色道:“不算是战事,只是边关之地,经年累月的受外族骚扰。可外族惧我大虞,秋后劫掠多是抢粮,对本地百姓倒是不下死手。偶有伤亡,人数不算多,他们来去如风,朝廷没下令讨伐,此种规模着实算不上战事。”
第71章 酸菜汆白肉
棉花入水打湿,压成薄薄一片晒干,一层又一层不断叠加,然后和做棉袄一样絮进棉布里,表面用线细细纳好固定,确保里头的棉花不会再跑。缝制好后,再次将整件棉背心再用水泡透了,然后令人不断踩踏,将其完全踩实在。
如此一来,一件棉甲便算做好了。
晒干后的棉甲,较之现在的皮甲、藤甲和重甲轻便许多,可防御能力居然不算差。
林芷前世去某著名的旅游景点时,听着导游的小蜜蜂叭叭过明清两代的棉甲,说这棉花软乎乎轻飘飘,可用棉花制成的棉甲,不止轻便灵活保暖,还可以防火铳大炮,是古代版的防弹衣。
林芷当时挤在人堆儿里,只远远看了一眼那几件玻璃罩子里的棉甲。
可耳机里导游卖力的介绍还是入了她的心:“而且这棉甲好做,就像缝夹袄絮棉花一样,只不过反复用水打湿又踩扁。从轻薄软绵的棉花团变成如今防刀防火铳的棉甲,古人的智慧,永远超乎大家的想象!”
现在实物出现在她面前,连她也觉得不可思议。她依稀记得棉甲好似是专门针对火器发明出来的,利用棉花特质减缓冲击力,对火器有奇效。可对锐器,譬如弓弩的防护力会稍显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