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2)
时不时还要被当地官府强制劳役,抢收、采石、修墙、运粮、疏浚河道……
总之,哪里人手不足,他们就会被赶往哪里。他们永远佝偻的身影,在烈日的灼射下,似乎与被鞭子驱赶的羊群重合在一起。分不清楚究竟是人还是牲口。
这样的情况下,流犯的死亡率自然不会低。可没人在乎,年年都有数不清的流犯押往边关,倒下一批,很快便有下一批补上。流犯的命,自然算不得人命关天。
林芷头一次听说流犯过得是这样的日子时,是从云娘口中知道的。
“娘子,我们都是想活命的。若是不想活了,房梁上、水井里何处不能去?何苦还要一路受尽屈辱折磨到这边关之地?可我没想到来了这里也没活路,还被郡守随手一指成了奴籍?”云娘干瘪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
“早知如此,还不如在抄家时便带着欢儿投井,好过让我一双儿女受了苦、遭了罪,临到头了,连顿饱饭都没吃上。”
“娘子,你说,我们到底错在何处?”
林芷说不出来,也不能说。她当时只能帮着云娘离开让她痛苦的族人,离开宣威。再多的,她做不了。
而此时,借着种棉的事儿,她为沈知衍研磨,亲眼瞧着他写下:边关苦寒之地,人凋敝。然流徒者众,今稽览刑狱,流徒之徒,轻重有别。择轻罪者,徒置棉地,使效棉功。
那份呈文就这样送往郡守府。
林芷夜间和沈知衍嘀咕:“你说,郡守大人会不会同意?你上这样的呈文不会犯忌讳吧?”
“怎会?我处处依例行事,如何会犯讳?”沈知衍与林芷并排躺下,今儿小崽子不在,他捏着林芷的手把玩,“郡守大人出身大家,家学渊源颇有君子之风。即便我所言有一二出格之处,大人也不会计较,更不会小人行径似地挤兑我。”
沈知衍与顾郡守接触虽短,可他已然摸出这回的上峰脉是不一样的,顾郡守断不是个贪功之人。如此一来,他才会放心的送上这样一份儿颇为大胆的呈文。若还是一个前郡守那样的上峰,沈知衍早早就缩回去了。
“二来,边关人口实在是少。这儿有女户,全是因为成丁的男子太少,若是不设女户,当真是地荒无人耕,粮税又会少一部分。”
边关多军户,战事一起,多的是一去不回的青壮。家里便只剩下妇人和未成丁的孩童。若是似富饶之地不设女户,那这广阔的西北之地,当真是地广人稀无人种了。
林芷翻了个白眼,小声嘀咕:“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得利。”
沈知衍拍拍她:“好了,快睡。你先前是怎么说的?‘能让那部分罪轻而刑罚过重的流犯处境稍微改善一二便好’,怎么?如今又变了?”
林芷抽回自个儿的手,翻身不理沈知衍了。
事情也如沈知衍所想,顾郡守爽快接纳了沈知衍的计策,在巡视了各地的种棉情况后,大笔一挥,又加重了砝码:凡植棉者,所在州县,毋得擅加徭役,使其专力棉事。勤者减等,惰者加刑。岁输棉百斤者,减徒刑一等;三百斤以上,许复民籍。
许复民籍,这四个字,在流犯中无异于投入了一个重磅炸弹。也像一根儿巨大的胡萝卜吊在流犯面前,只要好好种棉,就能恢复民籍!
这可比去战场上拼命来得容易!
布告贴出来的时候,连宣威县衙后院儿里,都人心浮动,更别说其余各地的流民聚居处了。
林芷当天特意把常顺从宣威客舍叫了回来:“布告你应该瞧过了,你回去问问。若是有人想出去种棉尽管提出来。”
林芷伸手,将常顺想说的话压了回去。
“别急着表忠心,若是能作良民,谁想为奴呢?你回去好生问问,若是出去了,积蓄尽可带走,我这儿还给份赏银,咱们好聚好散。”
天气回暖,林芷花了大价钱的宣威客舍总算是开起来了。虽说只开了三进院子,离设计图上的规模差了大半儿,可林芷还是先将客舍开起来了。
没法子,手里没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