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2)
林芷笑了,小小年纪倒是心思通透:“不麻烦,沈大人今日出城看棉地去了。等他回来经过此处,我也要留他用一碗糖蒸酥酪先垫垫肚子的。”
县里的棉花种子一开春就分到了农户手上,育种艰难,移栽也难。此处的春日气温凉,棉种受凉长不出来,可若是这时候不种下去,秋日气温骤降日照减少,更不利于棉花开花吐絮。
怎么办呢?只有在田垄上铺上稻草、油布保暖,精心保护着那颤颤巍巍的幼苗。好容易等它们长到可以移栽的时候,又怕大风吹折了细茎。沈知衍三天两头往城外跑,原本经过一整个冬日养白了些的面皮又叫晒得黑黢黢。
林芷知道他这时候辛苦,早晚的吃食便预备得精心,荤素搭配还给补钙。宣威客舍在进城的必经之处,林芷怕沈知衍饿得厉害,回回都叫常顺预备着点心茶水,好让回城的人先填填肚子。常顺很是放在心上,于公来说,主家好他才好;于私来说,他亲弟弟也跟着大人奔波呢。
林娘子自来大方,备下的吃食人人都有一份儿。他弟弟跟在大人身边,虽辛苦,可瞧着精气神倒是好,人也愈发干练了。常顺再没有不上心的道理。
窝在林芷怀里的小崽子突然出声:“黑!”
林芷哭笑不得,轻轻打了一下安安,认真与他分辩:“那是你爹,不能叫黑。”
小崽子举着被打的小胖手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现在偶尔会叫娘,可‘爹’自来是没叫过的。倒是晒得黑黢黢的沈知衍有天家来被小崽子摸着脸叫:“黑!”
林芷哭笑不得,沈知衍还挺伤心,他知道小崽子口中的黑是什么,那是一只纯黑的狗崽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县衙日日顿着的大骨头吸引来的,黢黑的一团,缩在角门处冲着人叫唤。
狗崽子看起来才将将断奶,不知怎的没跟在母狗身边,连叫声都透着稚嫩和虚弱。沈知衍家来瞧见它被宣威的冷风吹得直哆嗦,便将狗崽子带了回去。
好嘛,他倒是没想到捡回来的狗崽子在安安跟前居然与他一个待遇,安安都管他们叫:“黑!”
小崽子还在执着地举着自个的小胖手凑到林芷跟前。林芷敷衍地吹了吹后,他才将胳膊放下去,捏着那只草编蚱蜢玩得专心。
范覓欢欢喜喜道谢后很有眼色地忙去了,林芷瞧着他瘦巴巴但满是干劲儿的样子,倒是依稀瞧出了几分故人的影子。
第82章 故人
六月,烈日高悬。
这时候地里的麦子已经收完,百姓们缴了夏税,留下了自家的口粮后且还不得歇息。又要赶着将田侍弄出来,紧跟着种稞子(粟米),夏税是缴了,还有秋税呢。
田里才种下的种子还在努力生长,一眼望过去,种了棉花的地儿就格外显眼。
鹅掌似的毛叶片包裹着大朵大朵的花,乳白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且棉花的花朵还会变颜色,才刚开花的时候是乳白色,要不了多久就变作浅黄,下半晌的时候又会成粉色或者浅红色。
来来往往的百姓瞧了不免要嘀咕:“这是种的啥嘛?花开得倒是怪好看的,可能结成甚么果子?”
在一心填饱肚子的百姓眼里,矮墩墩的棉花颇有点中看不中用的味道。
巡田的劝农官倒是格外高兴,他戴着一顶草帽顶着烈日巡田,身后跟着一群人。那是沈知衍经过几轮挑选后才留下的种棉小能手。农官显然知道沈知衍让人跟着他的意思,一点儿藏私的念头都没有,嘴里絮絮叨叨:“这时候万万不可懈怠,正是追肥浇水的要紧时候。”
有去年挖井储水的经验,宣威此时倒是不缺水。至于肥料,从前堆肥的地方又扩建了,听说他们沈大人走了御马司司正大人的路子,又白得了不少肥料。还有知县夫人的客舍也专门建了地方沤肥,两处的肥料都不要钱,各处的屯长派人守着分肥呢。
又听农官欢喜道:“宣威的棉地都打垄做了排水沟,这很好,棉花这时候虽喜水,可吐絮结铃的时候又要防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