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2)

穷怕了的百姓,会第一时间将棉花卖与官府换成钱,捏在自个儿手中。

林芷拉杨娘子入伙,一来是她承了杨娘子的情,想报答一二;二来,是为长久之计。

她和沈知衍迟早会离了宣威,离开的时候这棉花生意就不做了?林芷没那么傻大方,棉花从无到有,商路打通都少不了她与沈知衍的筹谋。这样白白放手,她做不到,她现在是有娃的人了,得为安安置份家私。

如此一来,必定得找一个当地人入伙,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背景,还要人品好,再加上林芷的一点点私心。综上,姻亲遍布此地的杨娘子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你且不肖在此时便与我答复。这可是花钱的大事儿,回去与胡主簿好生商量着来。”林芷拦住了杨娘子,“我心里是向着你的,若是你不与我回话,我是断不会寻第二个人的。”

送走了杨娘子之后,林芷去看过一回安安,歇了口气。又拿着沈知衍与她的流犯名籍细看。

她要找会制棉被的人,给宣威的棉产物再添一员猛将!

棉被,林芷是不会的,她身边儿也没人会。林芷脑海中残存着对棉被的唯一映像,就是匠人带着特殊调子的吆喝声:弹,弹,弹棉花嘞。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棉被制作不易她是知道的,将棉花弹得蓬松是一项体力活,将蓬松的棉花好好封印,不叫它跑絮又是一项技术活。她确实不会,只得找人。

可,连棉花都是头一回种植的宣威县,哪里去寻弹棉花制棉被的人?

无法,林芷只得将目光转向此地的外来人口:流犯。

可真把流犯的名籍拿到手后林芷才知道困难:这名籍,记录实在简陋。除了名字、籍贯和所犯何事,又定了何罪之外,居然就没了?更叫林芷震惊的还在后头,这人和名字压根儿对不上号。

到了此时,林芷才知道,好些个流犯,若是能寻得人帮着将名册上的名字划去,标一个“卒”字儿。自个儿重新改个名字,便不是流犯,不入罪民之籍。且这时候的对普通流犯的名籍并未细分,她想寻专门的匠人籍都没处去寻。

林芷又翻了翻厚厚的名籍,算了,算了,还是直接招人吧。

客舍和茶水铺子贴的赁人贴儿不好使,想来是流犯轻易不会去往那头。还是叫常顺跑一趟吧,她记得客舍里有个叫范覓的小子是流犯出身,有他带路,若是流犯里头真有会制棉被的手艺人,想来能寻到。

若是不能……

“娘子,常喜家来了,说是大人有东西交给您,让您务必先看。”绿禾的话打算了林芷的沉思。

“嗯?让他进来吧,我正好要寻他。”

常喜捧着一个匣子进来:“娘子,这是大人嘱咐我,必定亲自交到您手上的。”

林芷从绿禾手里接过匣子来放在一边,道:“你歇一歇,待会儿跑一趟客舍,叫你哥哥家来。”

待屋子里只有林芷一人时,她才用荷包里的钥匙开了匣子上挂的那把小锁头:“什么东西?还神神秘秘的。”

匣子空荡荡,里头只有一封信,可信上的消息却叫林芷心头猛地一震,轻飘飘的信却叫人觉得重若千斤。

第86章 水患

信上只写了一件事:黄、淮并涨,沧州、徐州、扬州三地决堤,田庐尽毁。

林芷眼前一黑,稳住身形后端起桌上的冷透了的茶水喝了一大口。苦涩和冷意冲淡了脑子里的混沌,永州虽有淮水分支,可到了清河县只小小一股支流,且卢知县要政绩,定会筑堤束水。即便是淮水大涨,想来到了清河县应是没有大事儿,桃源村地势又高且满山的桃树植被,更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