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陈家英心道,就是不嫁过去,凭二妹自己的本事都饿不着啊,不知道怎么的,明明刘晓梅说的好话,她心里听着不是很舒服。

刘晓梅这次要给二妹介绍的就是对方的堂弟,名叫刘润生。

不是本村人,刘晓梅是另外一个村子嫁到梨花村陈家的。

刘晓梅笑眯眯地对着陈家英说:“我这堂弟勤快得很,就不是个偷懒的人,洗衣做饭都是行的,不用担心他像某些懒汉一样,还要媳妇来养活。”

“等结婚后木悦有了娃,我这堂弟肯定是能将人照顾好,不像村里某些家里,怀七八个月了都还下地呢。”

这话倒是中听一些,陈家英心里想。

她怀娃的时候,家里男人就不让她下地了,说他一个人赚的工分也够他们,主要是二妹小弟都长大了,能干活,家里男人的担子小了不少。

只是单凭这些,还看不出这个刘润生怎么样。

这年头可不流行盲婚哑嫁,还是要等二妹回来商量过后,若二妹觉得不错,则见一见那个刘润生,觉得好才行。

刘晓梅端起碗喝了一口水,她看陈家英有一些动容,却没有多说,心知决定权不在对方这里,便没有再着急多说了。

随后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陈家英问起了家里几口人,刘润生的父母如何。

刘晓梅的回答看不出什么,就是很普通的乡下人家。

陈家英知道对方不一定会将真实情况说出来,不再多问,要是二妹有那个意向,她再想办法打听。

“回来了!”刘晓梅一直在往门口张望,看着木悦从外面走进来,猛地拍了下大腿。

跟着进来的是姜芙,看得刘晓梅眉头一皱。

她现在也是梨花村的人,哪能不知道这位姜知青最近的事迹。

不过她不担心,毕竟事情成了,木悦都不在梨花村了,而是在堂弟家,木悦就算是想照顾这位姜知青恐怕都难。

再说了,要没木悦照顾姜知青这事,她也不会撮合堂弟和木悦了。

这年头像木悦这样的傻姑娘可不多了,不就适合堂弟吗?

换个心眼多,厉害点的,堂弟那边可压不住。

若不是有个不错的木悦,她都打算给堂弟挑个知青的,也有人选了,正是本村的郎来凤。

那郎知青干起活来可不比村里姑娘差,一看就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不像姜芙这种,白净瘦弱,不仅不能干活,估计生养都成问题。

刘家不缺血脉,可堂弟总是要娶个老婆生个属于自己血脉的孩子才行。

想起某些事情,她都愁死了。

只盼着堂弟娶了媳妇后能将心收了,踏踏实实过日子,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要真的传出闲话,公社的人可怎么看他们刘家人。

姜芙察觉到了刘晓梅眼底的嫌弃,轻轻抬了抬下巴,她看这个媒婆也十分不顺眼。

对方应该是给他那个堂弟刘润生说亲的吧,剧情里面木悦已经死了,当然没这出。

剧情里面刘晓梅说亲的对象是郎来凤,只因郎来凤在知青中勤快能干,是五个女知青里最快适应乡村生活的。

这个年代,像郎来凤这般的姑娘很受欢迎。

郎来凤没答应,她就没打算在村里随便找一个人结婚。

她凭借双手又不会饿死,除非真的志同道合,否则乡村里的那些婚恋观她是一点都不听的。当时刘晓梅将嘴皮子磨破了,都没能说通,只能作罢,又换了人。

找的还是一位知青,但不是梨花村的。

只是好景不长,没有几年那位女知青就在刘润生家闹开了,还传了个丑闻出来。

那个时候许多人才明白,为什么刘润生家只盯着知青找。

一是知青长得漂亮,刘润生这人有些颜控,刘家人觉得给他个喜欢的,以后日子才能顺顺当当的。

二则是知青在这边没亲人,真的要闹出什么事情来,没娘家人撑腰,麻烦要少些。

至于如今剧情有改变,刘晓梅怎么会找上木悦,姜芙确实有些不明白。

难道因为木家人是后来搬到梨花村的,没什么根基,当年又和村里一些人闹了矛盾,觉得好欺负点?

木悦当然是好看的,就算皮肤没那么白,可下乡来的很多知青都不如木悦长得端正。

木悦还是个勤快能干的,看上她的不知道多少。

前两年就有人打过主意,不过当时木家人和木悦都没这个想法,暂时就没人上门来。

眼看木悦二十了,怎么也该谈对象了,最近又有人生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