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27节(1 / 2)

话音未落,景昭骤然转头。

那一刹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福至心灵般回头看去,目光穿过纷乱场间,瞥见一道白纱朦胧的浅杏色身影。

分明帷帽纱帘遮蔽了面容、表情和目光,然而视线划过的瞬间,景昭确定那道身影也正朝她望来。

纷乱场间,相隔不过数步。

就在这时,脚步声由远及近,数名灰衣和尚匆匆赶来。

负责维护场间秩序的戒律僧赶到了。

现场忙着拉架看热闹的百姓终于松了口气,连忙七嘴八舌地讲述场间情况,挨挨挤挤间人流涌动,就像蓦然拍岸的惊涛骇浪冲垮堤坝,转瞬间隔开了景昭与裴令之短暂交错的目光。

“郎君?”

五月二十四马市街那场突如其来的惨祸把积素吓得够呛,看见拥挤的人流就心惊胆战,连忙一力护着裴令之离开人群:“郎君,快别走神,这里人多,太危险了。”

裴令之却仍然侧首,久久回望。

就在方才那一刹,一种非常玄妙的感觉从他心底升起。

他定定望着场中,随着人群拥挤,每个人都已不在原地,余光里那道淡青色的影子也随之无处寻觅。

“郎君?”积素察觉到了裴令之的走神,有些疑惑。

裴令之收回目光,说道:“走吧。”

.

景昭收回探寻的目光。

穆嫔正挽着景昭的手臂,靠在她身边,轻而易举便感觉到了景昭短暂的出神,不解唤道:“姐姐,怎么了?”

景昭没有立刻回答。

她其实拿不准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一道一闪而逝的身影而已,很容易看错。

但皇太女永远不需要为自己是否看错这样的小事担忧,她收回目光,头也不回一指,吩咐苏惠:“那边人群里,似乎有个穿浅色衣服的人不太对劲,去查一查。”

这句话说得轻巧,做起来却极难。

要在人头攒动的场中分辨出‘穿浅色衣服’‘不太对劲’的人,还要及时跟上,且不说需要多么出众的目力和判断力,需要动用多少人力都是个极大的难题。

时机稍纵即逝,苏惠甚至没时间多说半句,第一时间转头扎进人群中没了影子。

穆嫔不明所以,跟着转头东张西望,在人群中茫然四处乱看,目光涣散中隐含警惕,像一只没睡醒又很警觉的猫头鹰。

“到底发生了什么……”穆嫔很迷茫地问,见得不到回答,又接着捡起刚才的话题,“王家当别人都是傻子吗,还狐狸精,怎么不说王七立地飞升了。”

景昭问:“你不相信?”

穆嫔道:“当然不信,依我看,王七是知道闯下大祸无法收场,干脆逃了。说不定就是被他父母送走的,对外说儿子离家出走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等过一年半载事态平息,再大摇大摆的回来。”

她的推测绝不能说没有道理,相反,这种推测太有道理,足以解释绝大部分问题。

狐妖之说太过无稽,一个锦衣玉食珠环翠绕的世家郎君忽然从家中消失了,听上去就很荒谬。

除非,这是庐江王氏一手策划,希望通过这种隐晦示弱的方式,付出一定代价,同时又保住自家子弟。

“姐姐?”穆嫔转向景昭,“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沉吟片刻,景昭不答反问:“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如果王家硬要保自家儿子,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借口,为什么王家下人会想到狐妖勾魂这方面?”

穆嫔一愣。

就在这时,苏惠又神出鬼没地从人群中挤了回来。

这次他圆脸上喜气洋洋的笑容不见了,变成了苦笑。

景昭眉梢微扬,称赞道:“速度很快。”

苏惠苦笑道:“已经吩咐下去了,只是场中人太多,结果不敢保证。”

他看着皇太女毫不在意的神色,终于确定面前这位年轻文秀的储君,本质上与他侍奉了很多年的那位天子如出一辙。

不愧是父女啊!

苏惠苦笑着想。

不过这样也不错。

苏惠苦中作乐地想。

毕竟他侍奉天子很多年了,虽然不敢妄测圣心,但总算是积攒下一些经验。

皇太女心性既然与天子相似,那么他的经验也算没有白攒。

苏惠短短一刹那整理好了自己的心绪,重新调整到喜气洋洋的状态。

景昭还不知道苏惠脑子里已经转过了千山万水。

她做了十年皇太女,早已习惯。在某些时候,皇太女需要面面俱到,比寻常人思虑细致千百倍;但绝大多数时候,她并不需要思考太多,只需要一声令下,臣僚会为此竭尽全力赴汤蹈火。

“无妨。”景昭道,“尽力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