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51节(2 / 2)
景昭抬起头:“?”
“殿下。”裴令之蹲下来,和她平视,“说实话,你是不是没听到我在说什么。”
景昭神情丝毫没有破绽:“嗯?”
裴令之说:“我问你我想荡秋千,能不能换我坐一会。”
景昭有片刻尴尬,但她就是有这种干什么都理直气壮的本事:“哦,我想多抱一抱你。”
刹那间裴令之朱唇微张,原本到了嘴边的话顿住,半晌才摇摇头,半是忧愁半是叹息道:“殿下,你这张嘴,算是饶不了我了。”
然后他无奈地笑了:“其实我刚才说的不是这个。”
“殿下。”裴令之轻声问,“要不要我吹笛子给你听?”
寝殿外的某处阴影里,苏惠竖起耳朵,张望几眼,然后伸出手,揪住了小梁内官的衣服。
小梁内官一回头:“?”
身为梁内官的干儿子之一,小梁内官还年轻,没有像干爹一样胖成一颗雪白的馒头,回过头疑惑地看着苏惠:“大人有何见教?”
苏惠小声说:“再等等吧,殿下心情正好,这会说些死人啊尸体啊,会坏了殿下的心情。”
“好吧。”小梁内官很听话地收回腿,捡了块石阶坐下,“干爹的意思是,反正圣上已经知道了,捡个合适的时机通报给太女殿下,那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啊?”
苏惠假装随口道:“你要是信得过,我让属下留意着,也就这两天的功夫,瞅到机会他就给你传话了。”
小梁内官有些犹豫,转念一想面前这位统领是圣上与太女面前的红人,和自己素无矛盾,不至于在这种地方下绊子,于是高高兴兴点头:“多谢大人。”
苏惠喜气洋洋地朝他摆了摆手,目送着小梁内官离去的身影,心想什么时候看不顺眼的人来递帖子请见了,就赶紧命人先把小梁内官叫过来。
他美滋滋地坐到阶边,也不要属下递来的垫子,侧耳听着宫墙内悠扬的笛声,轻轻打着拍子。
.
回门的地点,依旧定在望仙别馆。
杨桢夫妇、裴氏来人,全都早早等在了别馆。
以景昭的性格,连入宫朝拜皇帝都敢拖到晚上,更不会在乎裴氏族人的感受,不过算他们运气好,今日景昭起的够早,没让他们等到日上三竿。
仪仗浩浩荡荡,东宫卫率提前开路,清水净街,道路两旁百姓们摩肩接踵,踮着脚尖凑热闹。
还未到望仙别馆,已经有人飞马前去通传,等到仪仗来到别馆前的时候,所有人已经整整齐齐候在那里,等着拜见皇太女及储妃。
今日只是回门,并不需要太过正式,景昭和裴令之索性共乘一车。待得车驾停稳,裴令之率先下车,又探身去扶皇太女。
裴臻之自己是成过婚的人了,非常清楚日子过得好坏该是何种表现。
见弟弟神情柔和,动作自然,与皇太女的距离也很亲密,就知道他们感情绝不会差,那颗悬起来的心当场落下去大半。
与此同时,她又短暂地生出了一点母亲般的怅然。
不过很快,那点怅然就消失无踪了。
因为一旁被侍女奶娘们簇拥着的杨文狸小娘子一觉睡醒,发现自己不知身在何处,当即扯起嗓门嚎啕大哭,那声音毫不矜持婉约,足以直上九天,宛如有哪家正在杀猪宰羊。
裴令之很喜欢这个外甥女,把她接过来哄着玩儿。
因着皇帝又提起生育之事,景昭倒是上了点心,勉强压住对三岁及以下幼儿的厌恶,过去摘了个青玉佩饰逗了几下,又随口吩咐侍从,令他们将带来的回门礼赏赐下去。
皇太女日理万机,自然不会亲自操持备礼。
这些琐事,本来是由穆嫔打理,不过事涉储妃,为了避嫌,这几日穆嫔推掉了大半事务,所以是由东宫几位协理宫务的女官按照旧例拟出个大概的礼单,又拿去给储妃亲自过目。
裴令之抽空看了一眼,觉得女官们很用心——问题就是太用心了。
他毫不客气地提笔,将给裴家的赐物划掉几样。
往下看去,裴令之不禁皱眉。
东宫女官力求谨慎,又不愿得罪储妃,几乎是在规格范围内按照最高标准给裴氏备了赏赐。
女官们想法是好的,但这一举动可谓好心办坏事。裴令之皱眉看了片刻,拎起笔饱蘸浓墨,一笔劈下去,把礼单从上到下划得就剩下最末尾几样。
景昭看了没说什么,负责操持此事的鱼女官壮着胆子过来谏言,说储妃殿下家风简朴,这是苍生社稷之福,但回门礼要跟着仪仗浩浩荡荡抬过去,弄得太简薄了恐怕不好看。
景昭就问裴令之:“你想怎么办?”
面子总得顾全,不管是东宫的面子还是储妃的面子。
裴令之想了想,命人从库房里挑出几个小巧的空箱子,依次装上些东西,届时这些箱子便由宫人们捧着跟在仪仗后面。
鱼女官指挥宫人们收拾好这些箱子,分开摆在一旁,然后看着箱子们发呆。
燕女官路过,很好奇地过来问了一句:“这是储妃殿下亲自备的礼?都有什么?”
鱼女官愣了半晌,前言不搭后语地说:“库房里现在干净多了。”
燕女官:“?”
皇太女夫妇围着杨文狸小娘子,聆听杨小娘子嚎啕不绝的嗓门。
随行女官有条不紊地安排赐礼,每赐下一样,便要宣读礼单。
裴臻之夫妇收获了一十八件精挑细选的贡品,开心地起身谢恩——倒不是见钱眼开,而是这类赐物一看就是用了很深的心,非但极有面子,更能彰显裴令之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