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82节(2 / 2)

她的睫毛很长,眼珠乌黑,景昭认真看了片刻,示意宫人:“拿面镜子来。”

对镜研究半晌,景昭心痛如绞。

裴令之是世间绝伦的美人,这张脸长在女子身上不知要多么美丽,偏偏这孩子的五官轮廓居然只有一两成与父亲的相似之处,眉眼更像母亲。

景昭连连叹息,裴令之却很开心,反过来安慰景昭道:“面貌过分出众,有时并不是一件好事。譬如开口说话时,很多人只顾欣赏外表,听不进去话语。”

很可惜,储君和名士思考问题的方向截然不同,景昭一听,当即道:“听不进去?那可太好了,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裴令之:“……”

对着襁褓端详半天,景昭终于饿了。

她喝羹汤的时候,孩子又哭了起来,裴令之抱起襁褓轻轻拍抚,景昭干脆争分夺秒招来承书女官:“我睡过去一整日,外面现在怎么说?”

承书女官道:“昨日圣上辍朝,消息瞒不住的,不过正经的圣旨还没有下,想来是要等殿下醒过来再议。”

景昭又问:“外边呢?”

承书女官会意,低声道:“那几家都很安分,倒是……”

她低声报出几个名字,道:“有些心猿意马的模样。”

景昭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忽然想起一事:“对了。”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顿时汇聚在景昭身上,等着皇太女发问或下令。

然而景昭的疑问非常务实:“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承书女官站的最近,顿时傻了,心想皇孙叫什么名字是微臣能够置喙的吗……哦,不是问我的。

裴令之说:“圣上未曾赐名。”

景昭便命人去明昼殿走一趟,替孩子讨个名字。

小鱼女官跑了一趟,很快回来,颤巍巍地道:“圣上,圣上说,请殿下自决。”

景昭大为惊愕,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当即便要翻身下地,亲自去明昼殿。

然后被一拥而上的女官们拦住了。

景昭想了想,转换言辞,道:“皇孙尚在襁褓,年幼而弱,请圣上为其赐名,藉以福泽。”

小鱼女官任劳任怨地又跑了一趟,依旧连明昼殿大门都没能进去。

梁观己隔着门,把皇太女传来的话又复述了一遍,而后道:“请圣上示下。”

素白帷幔飘飞,那颜色不像冰雪,更像柳絮。

皇帝缓步走向殿阁深处,信手摘下墙壁上的画卷,那些笼着透明轻纱的珍贵画卷,就这样被他毫不留情地弃置满地。

他行走在层层帷幔间,听完门外梁观己的话,很轻地笑了笑。

皇帝返身走回来,取下墙边悬着的麈尾,随意挽在臂弯里,再度折身而行,同时平淡道:“告诉太女,朕此生只给一个孩子取过名,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小鱼女官把这句话带回来的时候,景昭愣了很久。

她凝视着襁褓里孩子娇嫩的睡颜,一时间说不出话,抬手轻轻摸了摸婴儿柔软如脂的面颊,心中生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但她非常及时的打断了这种感觉,对裴令之摇头:“运气不好,没能骗到名字。”

裴令之:“……”

二人坐在一起,开始替孩子取名。

怀胎十月,景昭一直默认名字交给皇帝来取,也有她不愿多想的缘故,此前堪称毫无准备,竟然暂时想不出来。

裴令之问:“字辈呢?”

景昭回过神,冷笑一声:“从景氏字辈,他们也配?不用管。”

裴令之:“……”

当年皇帝在南方起兵时,和家族有些难堪。虽然为了巩固皇权,宗室必须存在,但要说皇帝父女多么看重他们,那就是个笑话了。

景昭思忖片刻,拟定了第一字:“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第一字就用元。”

第一个字拟的太大,第二个字反而不好接续了。景昭想了片刻,心中一动,道:“最后一字你来拟定吧。”

裴令之支颐细思,然后牵起景昭的手,在她手心划了几笔。

“枢?”

裴令之解释:“《易》第一卦,为乾卦;北斗第一星,曰天枢。”

景昭于是拍板:“就这样。”

她微一思忖,命承书女官取来纸笔,写了一封文书,道:“现在去呈给明昼殿,若是父皇同意,自会使人送去钦天监,算过之后当即拟旨颁布,余下的事就不用你我劳心了。”

裴令之眉梢微扬,不明白景昭最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见她面现倦意,却也没继续追问。

皇太女起居的床榻其实很大,即使如此,塞下一个刚刚生产不久,轻易不能触碰挪动的太女、一个稍一碰就会嚎啕的新生婴儿、再加上裴令之,也着实算得上拥挤。

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同时倒头睡得天昏地暗,等到再被饿极了的婴儿嚎啕声吵醒,天色已经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