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上小学时女孩子们一起过家家,也会很自然地模仿家里的构成,和电视上的角色,有人演妈妈、有人演爸爸,有人演白娘子、有人演许仙,有人演公主、有人演王子。
上初中时女孩子们聊天就会说到自己的理想型,有人说就想找爸爸那样的老公,也有人说绝对不找爸爸那样的,她们还会畅想自己要几个孩子,几乎都说一儿一女
是最好的,有人说生对龙凤胎一次搞定,全都说得轻巧,似乎在聊和自己的子宫完全无关的事,好像说要什么只要朝天空张开手然后就得到了。
上高中时很多女生都有喜欢的人了,这时候的喜欢针对的都是个体素质,像是长得好看、长得高,成绩好、打球打游戏很厉害之类,没有对其他条件的考量;
到上大学时,挑选喜欢的人就有了对个体之外的更多考虑,因为有可能和这个男生走进婚姻“成为一家人”所以把他家里的经济条件、甚至家庭成员的性格也都划进了考察里,如果有哪点不合心意,比如父母难相处、又比如和他在一起要“远嫁”那么就会或遗憾或干脆地把这份喜欢给收回来。
叶楚就是这么长大的,她在高中认真地喜欢过何东南,她在大学精挑细选了许家全。她当时对何东南的浪漫幻想就是穿过露天婚礼的花门,走向所有爱情小说的终点: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对许家全的未来规划就是:早晚要跟他结婚的,或早或晚的事儿,不是三十岁就是四十岁,最好是三十五岁左右,再晚一些生孩子可能就是“高龄产妇”了。
反正不管爱得多还是爱得少,都是要结婚的。不然呢?这世上做任何事都有终点,就像人活着是为了走向死亡,那人谈恋爱不就是为了结婚么?
那如果我不结婚呢?叶楚双手捧着一片饺子皮,盯着眼前的一大盆饺子馅发呆。她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思的问题,所以陷入到了一种死机状态里,似乎无法从自己二十九年来收集的人生经验库里找到对应的答案。
“你不想包的话,去床上呆着去。”
是宋铁岚突然说话让她回过神来,她低下头将手中的饺子皮合拢,嘴里碎碎念:“但我想穿婚纱……”
宋铁岚边包饺子边漫不经心地接话:“穿啊。正好出一期内容。”
她笑道:“出什么内容?嫁给我自己?”
“可以啊。想穿就穿,非要有个主题,就定一个主题。”宋铁岚没有在说笑,“婚纱店也要打广告,你可以去谈一个资源置换,你体验了婚纱,他们白得你一个广告位,双赢。”
叶楚双眼一亮:“那你陪我拍?”
“叫孙新策跟你拍。”宋铁岚敲了敲桌面上排满的饺子说,“你去问他是过来吃,还是给他一份生的自己煮。”
“他肯定是过来吃。”叶楚站起来,拿了两个空杯子朝门外走去,“我去搞两杯咖啡过来。”
如果按恋爱对象的评分制度,孙新策肯定是能拿满分的。叶楚也不是没在心里琢磨过,要不要跟他试试看?而且俩人在床上的适配性还挺好。这一动念之间,她眼前又看见了那个晃动的腹肌,还有他通红的耳朵以及不敢睁开的眼睛——他竟然比她一个女的还要害羞,所以叶楚忍不住一直挑逗他,像是盘弄一头因为不敢咬主人而克制着兽性的老虎,玩得他都快哭了,又想求饶又贪恋和主人的玩耍时光。
但是结婚?和孙新策?那还是算了。叶楚从小对丈夫的预想首先是体贴、温柔,最好聪明、有上进心,是个值得依靠的人,相貌方面她不想他太帅了,她希望那是一张任何人看一眼就会夸“好老公”的脸,比如许家全——他就连名字都这么标准——家全。他往那儿一站,就是一个老公。
但是好老公?他已经不算了吧。叶楚想,他对她几乎可以算是“婚内出轨”都说出轨只有一次和无数次,他以后对老婆不会多忠诚的。
也许帅哥意外的比“普男”更忠诚?毕竟从小就面对扑面而来的蝴蝶,早已经见美不美、内心平静了。叶楚上网也刷过类似的评价,说帅哥在婚前因为各种类型的女朋友都谈过了,所以婚后反而更居家不贪玩。
正犹豫心里要不要给孙新策留个门缝呢,叶楚才探出头就看见他门口有个漂亮女生在很用力地敲门。
她长得像是一个混血儿,穿着气势很足的十厘米高跟鞋,不知道是来吵架还是来约会的,一扭脸看到叶楚就凶狠地指着门发问:“孙新策是不是住这里?”
“啊、是,哦、我不知道。”叶楚把咖啡杯藏到自己身后说,“我不清楚。”
“开门!开门!孙新策,我不会怎么着你,我只是想跟你谈谈!你能不能别躲着我?”混血儿对着门连拍带踹,不忘对瞪圆了眼睛的叶楚解释,“我是他女朋友。我们吵架了。”
叶楚“哦……”地长叹一声,同时口袋里的手机震了震。
是孙新策在发信息:“她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