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蒲争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
她看见长顺的嘴还在张合,却已听不清后面的话。巷子里的穿堂风突然变得刺骨,刀子一般刮着她的后颈。
“带路。”
她听见自己说。
作者的话
衔月木
作者
05-30
进第二期名单啦,感谢各位的支持,超级感动呜呜呜......
第22章 锈菩萨(2)
生锈的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仿佛垂死之人的呻吟。扑面而来的霉味里混着浓重的血腥气,熏得蒲争眼前发黑。
昏暗的屋内,几个模糊的人影闻声回头,都是昔日松涛阁的熟面孔,此刻却像一群惊弓之鸟,眼底布满血丝。
朝着角落望过去,一具形销骨立的躯体瘫在草席之上,甚至看不到呼吸的起伏。沈素秋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翻花的破棉被压在身上,衣领处洇着褐色的血迹。她的脸颊凹陷得可怕,颧骨上浮着两团不正常的潮红,像两朵将败的残花。
“秋姐......”蒲争跪倒在草席前,颤抖的手悬在半空,竟不敢触碰。
草席上的人忽然颤动睫毛,费力地撑开眼皮。浑浊的瞳孔定了许久,干裂的唇瓣微微翕动,却只呼出几缕游丝般的气音。
“小争姐......”阿蘅扑过来抓住她的衣袖,滚烫的泪水砸在手背上,“你都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秋姐病得厉害,我们几个凑钱请了郎中,可、可......”少女的哽咽堵在喉头,化作破碎的抽泣。
席边上堆着几个豁口的粗瓷碗,里头残留着黑褐色的药渣。蒲争的目光扫过众人憔悴的脸,只见帮厨的小六子眼睛肿得像桃,账房先生的老棉袍下摆沾满泥点,就连最爱美的琴师清萝都蓬头垢面,指甲缝里全是黑泥。
“别哭,”蒲争用指腹轻轻拭去阿蘅的泪水,然后站起身,揽着她单薄的肩膀走出门外。
“不急,”蒲争的声音异常的冷静温和,“把你知道的,从头说给我听。”
在蒲争的安抚下,阿蘅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她抽噎着,将这些时日的事情悉数告诉了蒲争。
自蒲争被拘在武馆之后,邵世泽那边就如嗅到血腥的豺狼一般闻声而动,开始频繁出入茶园。眼看沈素秋身体抱恙,气色一日不如一日,邵世泽便以邵家人自居,扬言要以其父的名义另选一茶园的管理者。于是佟律师适时出面,表明了沈素秋这方的态度:另选可以,但要支付这些年来管理产业的报酬。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虽说这些年为了夫家管理产业,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可她怎能忘记当年在众目睽睽下起的誓?又或者说,她从一开始便是带着虚情假意,从头至尾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于是在市井闲谈中,沈素秋的形象开始逐渐割裂:
在同行口中,她是个精明的当家人;在茶农眼里,她是个宽厚的东家;可到了街坊的嘴里,她却成了处心积虑的外姓人。就连她这些年接济过的穷苦人家也不免暗自嘀咕:这些善举,估摸着也是算计的一部分。
谈起沈素秋这些年的经营,人们总要先夸赞几句茶园生意的红火,夸她将邵家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话锋一转,便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
“但”字后面跟着的,是“终究是个外人”,是“女子终究难当家”,是“当年誓言犹在耳”,仿佛沈素秋为自己的盘算乃十恶不赦之举,足可以抹杀掉她的一切功绩。
不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素来与沈素秋势同水火的倪梦容,此刻竟成了唯一为她仗义执言之人。
“情是情,财是财。人家又不是庙里的泥菩萨,喝风饮露就能活。既然诸位都这般高风亮节,不如现在就行行好,赏我倪梦容几个银钱?横竖都是做善事,我倪梦容倒也能念着诸位的好,也不至于让那好意全落进了狗肚子里!”
倪梦容这番诛心之论,犹如一柄利刃,生生剖开了众人长久以来心照不宣的虚伪面皮。那些道貌岸然的指责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
但微妙的是,原先一边倒的舆论,此刻已然出现了裂痕。那些曾被沈素秋帮助过的人开始小声辩解,她们恍然惊觉,原来这些年邵家对沈素秋的苛待,早已在“报恩”的美名之下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罗网,而他们口口声声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一块块精心雕琢的砖石,被有心人层层垒砌,最终筑成了一座足以将人活埋的高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