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起初,他只当这是师父为传他武馆而设的考验,只为磨炼他的心性。直到某一天,陈铁山于前厅会客,他偶然经过,恍惚间听到了陈铁山评价他的只言片语——
“正阳他为人太过死板,优柔寡断,不是求娶青禾的好主,更担不起馆主之责。”
“那铁山兄可是有贤婿人选了?”来人问。
只见陈铁山摆了摆手。
“再议吧。”
晚宴散尽,周正阳第一次放任自己醉到失态。辛辣的酒液灼烧着喉咙,那些被压抑的委屈在胸腔里疯狂滋长。他想起这些年为武馆付出的日日夜夜,想起在陈铁山跟前小心翼翼侍奉的点点滴滴......
原来在师父眼里,自己不过是个“木讷优柔”的废物。
这个认知让他突然笑出声来,笑声里混着酒气,在空荡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凄凉。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
周正阳踉跄着向前几步,突然双膝一软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却感觉不到疼。他张了张嘴,却只从喉咙里挤出几声破碎的呜咽,像是受伤的野兽在深夜里的哀鸣。
“你果然是个废物,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忽然一声沙哑的嗓音刺入耳膜。周正阳艰难抬头,只见一个干瘦邋遢的身影正蹲在他面前。
那人蓬乱的发丝间沾着稻草屑,深陷的眼窝里嵌着浑浊的眼珠,下巴上的胡须毛躁如烟丝。随着那人俯身,一股混杂着霉味与经年汗臭的气息扑面而来。
周正阳皱起眉头,努力眨着眼睛辨别来人。
忽然,他倒抽了一口冷气。
“终于认出我了,大师兄?”
那声音像钝刀刮过青石,与周正阳记忆中粗糙却有力的声线再难重合。身形与记忆里那个健壮的身影交叠,却怎么也叠不上去。
因为他从未想过,昔日狠戾莽撞的单锋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以后,居然沦落到了这步田地。
作者的话
衔月木
作者
07-06
汪时汶这种人其实还不少,她这个类
型有点像“蜂后综合征”的变种。蜂后综合征:据美国研究妇女问题的学者斯坦斯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在女老板手下工作,升迁希望会更加渺茫。而那些突破发展瓶颈、获得要职的女性,更愿意帮助男下属,而非女性。人们将一些卓有成就的妇女瞧不起同类、压抑贬损同类的这种饶有趣味的性格,称之为“蜂后综合症”。(来自百度百科)
第37章 覆舟雨(2)
“一——!二——!”
清晨的栖霞台上,蒲争清亮的口令声在山雾间回荡。她穿梭在练功的弟子间,不时伸手矫正他们的姿势。
这早功起初本是由陈铁山亲自监看的,但随着武馆的事务繁忙,陈铁山分身乏术,带练便成了周正阳。
于是周正阳更加上心,每日甚至提前半个时辰带人前往栖霞台。他虽说武功远不如陈铁山,却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这些弟子在他手下进步飞速,倒比跟着馆主时学得还更快些。
可就在众人渐入佳境之时,陈铁山却突然撤下周正阳,将教习之职转交给了蒲争。
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陈铁山如此决定也自有他的道理。很简单,周正阳若接手了武馆,难保不会重演当年陈铁山“取而代之”的旧事,而蒲争尽管资质远高于周正阳,但终究是个女子,在这以男子为尊的武林中压根不会成什么气候,所以自然对他不会产生什么威胁。
不过这也未必。
自蒲争被收入陈氏门墙后的几年,陈铁山收来的徒弟依旧是清一色的男子。
时局动荡,武学本就江河日下,在西洋火器的强势冲击下,世人愈发视武术为无用之术,再加上女子习武被许多人视作粗蛮之举,以致报名者寥寥,即便她们来了,也往往在比试中落于下风。所以迄今为止,蒲争仍旧是武馆的唯一女徒。
陈氏武馆式微,蒲争和陈青禾私下设立的学堂这两年里也只勉强留住了三个新人。受制于身份和学堂性质,她们并不能大张旗鼓地对外招生,而光是这三个人,还是从比武的候选人里悄悄拉拢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