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顾衿握住陆怀归的小臂,微微倾身:“走吧。”

陆怀归应一声,缓缓松开了手。

他垂着头,眼帘微垂,遮住眼底的情绪,亦步亦趋跟在顾衿身后。

顾衿却拉住他的手,握在手心里。

两人一起下了马车。

熙公公走在左前方,为二人引路。

作为太子妃,陆怀归本应低眉敛目,跟在夫君的后方。

但顾衿却握着他的手,同他并肩而行。

他将他牢牢护在右手边,熙公公的身影被顾衿大半个身躯遮挡。

雪下得愈发大了。

跸道上,几名小太监正在扫雪。

见到几人便纷纷跪首,“熙公公,太子殿下,太子妃。”

熙公公摆摆手,将二人引至宣政殿。

大殿内,乌泱泱站着一群人,老臣居多,接着便是几位皇子。

急诏所传,并不止他二人。

殿中摆着龙椅,却并未坐人。

只听得东边传来一阵咳嗽声,“熙公公……”

熙公公立时向东行去。

他穿过极深极远的甬道,在尽头处停下,对着帘内之人拱手:“陛下,人都来齐了,可要宣旨?”

皇帝又急促地咳了声,熙公公会意,接过圣旨后便走到大殿中央。

众人皆俯首跪地。

“朕近日来多卧病在榻,懈怠朝事,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朝纲不可一日怠惰。自即日起,由太子顾衿代朕监国,钦此。”

此诏一下,大殿上更是鸦雀无声。

众臣皆以目视地,众皇子骚动一阵后,又安静下来。

宣旨过后,众人散去。

陆怀归由顾衿牵着手,也要走出大殿时,熙公公却上前道:“太子殿下留步,陛下还有些体己话单独对殿下说。”

顾衿蹙眉,侧头看着陆怀归。

殿外又下起鹅毛大雪,陆怀归腿骨的寒气怕是又要加重。

“去东宫里等着。”顾衿道,“我让人备了炭火,若是冷了便烤一烤。”

陆怀归微微颔首,他轻轻应一声,便松开顾衿的手,走出殿门。

*

东宫离宣政殿并不远,陆怀归由小太监领着,穿过御花园,又向东行了几步。

“太子妃殿下,我们到了。”

陆怀归抬头,望着这座宫殿,记忆里阴冷可怖的东宫,此刻却变得暖意融融。

天色昏沉,烛灯早早燃起。

昏黄的烛光映在窗格,与漫天大雪相衬。

陆怀归转过头,对那小太监道,“多谢公公引路。”

“使不得,使不得,”小太监谄笑道,“还望太子妃日后,多在太子殿下面前为奴婢美言论几句。”

“这是自然,”陆怀归皮笑肉不笑,“不过我人微言轻,在太子殿下面前也说不上话。”

“怎么会呢?”那小太监道,“您可是太子妃呀!宫中上下,谁不知太子殿下最是宠您。”

陆怀归唇角勾了勾,“是么,那便借公公吉言。”

那小太监又同他寒暄几句后才退下,陆怀归转过身,微弯的唇角收起,眼底沉暗。

不过是些攀炎附势、捧高踩低的人罢了。

想他从前与太子未成亲,在此暂住时,人人皆对他避之不及,说是太子妃,实则宫里的粗使丫鬟都能踩他一脚。

“刘贵妃,陛下病重,您不能去啊。”

陆怀归转过脸,悠悠看向声音的来处。

一名穿着黛粉襦裙的小宫女,正要去拦那面容冷艳,挽着云髻的刘贵妃。

刘贵妃登时扬起手,打了那小宫女一巴掌:“本宫做事,难道还需你来置喙?也不看看你自个儿是个什么东西?若不是太子抢了我儿的差事,本宫用得着现下去瞧陛下吗!”

小宫女捂着脸跪地,忙叩首道:“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陆怀归眯了眯眼睛,那刘贵妃正是三皇子生母,荣宠极盛,又掌六宫大权,自然嚣张跋扈得很。

他本不欲与其生争执,抬脚便要踏进门槛。

岂料那女人阴沉沉的、怪异的语调自他身后响起:“哦,这不是太子妃么?”

陆怀归猛地转过头。

刘贵妃不知何时放开那宫女,迤逦向他行来。

“这不是太子身边的……贱奴么?”刘贵妃那双琉璃珠一样的眼盯着他,居高临下地俯视他,心情很是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