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他死死的盯着琴童的眼睛,直到琴童对他保证以后不乱吃东西,才继续去拔草给他心爱的小草莓苗做垫子。

拔草的同时赵安开始严肃的思考,有关于历史背景和食物的信息。因为草莓这个东西是纯纯南美洲作物,跟华国本土的野草莓覆盆子之类完全不同科属,只是长得比较像而已。

这个书中世界的国家名号叫做旭国,显然是个架空的世界。根据原身的记忆,这个国家已经有了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种高产作物,科举考的也是八股,这个世界显然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对应的差不多是明朝。

但是贵族女子可以正常上街,而不是像明朝那样被困在阁楼的闺房里,也没有裹脚的陋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世界竟然有武功的存在,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描写武侠世界,但是男女主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女主的风筝挂到了树上,男主凌空一跃就跳到树上帮她捡到了风筝。还有一星半点儿的描写男主夺权上位的过程中,利用手下厉害的高手暗杀竞争对手的情节。

这真的很神奇,赵安握了握手指,感觉就跟他的异能一样神奇,完全超出了经典的物理学范畴。但是仔细想一想,或许是作者为了让男主显得更潇洒,而不是难看的去爬树,才设定出了武功的存在,还有为男主以藩王世子的身份当上皇帝的可能性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所以草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除了世界意志的补全以外,赵安的理解是常溪县这个地方靠近胶州,距离南越国也很近,南越国那边可能已经引进了草莓,有鸟雀吃掉了草莓的种子,又把种子拉到了旭国这边。

这种偶然长在野外的草莓,即便被人发现了,因为草莓不耐保存,也会被人当成野果吃掉完事,不会作为正常水果出现在市场上。

所以培育草莓卖钱的计划,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因为草莓好看,好闻,又好吃,而且很稀有,一定能卖出大价钱。也许比他原本计划中的挖掘珍贵药材更好,因为这是独家生意。

有了草莓苗这一项意外收获,这一次上山摘野菜的活动,对于赵安来说算是满载而归了。因为抓到了鱼,海伯和琴童也很高兴,回程的路上感觉手脚都轻便了很多,心理上的激动抵消了身体的疲惫,又是走下山的路,回去的时间比上山的时间还要快。

各家各户刚吃完中午饭,赵安他们一行人就回了家,海伯没让琴童动手而是亲自下厨,用油罐里剩下的最后一层猪油煎了那条肥美的鳜鱼煮汤。

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纯天然食物,味道果然不怎么样,然而缺乏油脂和蛋白质的身体表现得非常诚实,赵安一个人吃掉了最肥美的带着焦香酥皮的鱼腹,又喝了三大碗煮了荠菜和蕨菜的鱼汤,这才畅快的放下碗。

海伯和琴童分吃大半条鱼尾和鱼头,舔干净了每根鱼骨头上的滋味,才开始喝菜汤。一口气把一大锅汤全都喝完了,然后捧着肚子直叹气。

赵安休息了一会儿才对海伯说,“我们没有粮食了,要不然把剩下的鱼拿去跟村民换粮吧。”

海伯依旧捧着肚子,笑眯眯的点头道,“少爷想吃粮食的话,那就换一点儿吧。”

“一条鲤鱼能换到多少粮食。”赵安听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于是询问道。

海伯捧起双手说,“大概这么多谷子吧,舂成米也够少爷吃两顿了。”

“不对吧,我怎么记得买一条鲤鱼也需要十几文钱,买一斗米都够了,怎么才换一捧谷子。”原身的父母去世之后,他也有一段时间管家的记忆,对于物价还算清楚。

海伯说,“十几文钱是城里的价格,在乡下的鱼不值钱,他们田里就有小鱼黄鳝,小孩经常摸来吃的,何况我们的鱼已经死掉了,如果不是鱼长得大刺比较少,肯定换不到粮食。”

赵安理解了,在乡下人的价值体系中鱼肉根本没有粮食的价值高。但那条鲤鱼起码得有四五斤,换一捧粮食实在太不划算了,所以赵安对海伯说,“那就用盐腌起来,挂在灶间做腊鱼吧。”他小时候就吃过稻田鲤鱼做的腊鱼,感觉味道还不错。

“那样太浪费盐,还是浸一遍盐水,直接放在火塘里,用刚才做饭的余温烤成鱼干吧。”做腊肉之类都会浪费很多盐,因为随着水分的流失,盐水会从鱼肉上滴落下来。海伯舍不得,也不觉得几条河里抓的鱼值得这么用心的对待。

经过海伯的提醒赵安才想起来,这个时代就算私盐也需要二十几文钱一斤,官盐能够卖到四五十文,所以私盐大行其道,跟明朝的情况也差不多。安国同样控制盐铁,将食盐当成了一种隐形税赋。

赵安以前的爱好就是看小说,对于这样的情节他很熟悉,穿越者的一大金手指就是梯田晒海盐法,男女主角提供给爱人或者皇帝以求进阶或者加深感情,或者自己制盐换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