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连忙把人拉住说,“二十两就二十两,但三十坛全部要卖给我。”

赵安考虑了一下,他的确可以随时催生葡萄来酿酒,可是最近都要解决改良红薯的事情,大概短时间内抽不出多余的异能,而且酿酒还需要很多时间,不知道胡笙找人算出他们成亲的时间是早还是近,最好还是要留下一些酒来预备在婚礼上喝。

所以他依旧坚定只卖二十坛给冯掌柜,最后没办法,冯掌柜拿了四百两银子给赵安,亲自赶着骡车跟他一起回村子里去搬酒。

有了这笔钱之后,赵安终于花了四十两银子,去城里买了两头健壮的驽马连同一辆大篷车回来,又请村里人在他们家院子旁边修了一个马厩。

这样一番折腾过后,距离他从山下下来已经过了六天,然而胡笙一直杳无音讯。

第七天,性状稳定的红薯种子已经确定下来了。成熟后的红薯可以长到成人巴掌大,一根藤蔓可以结出五颗红薯。

第八天,赵安将四十颗红薯种在自家的小果圃里,然后分八次催生出蓬勃的红薯藤,将这些红薯藤全都割下来堆在一起,远远看去,几乎能够堆成一座小山了。

他决定不再等待,要把这些可以用来作为扦插种子的红薯藤,给胡笙送到山上去。

第三十七章 种红薯

上山没有现成的道路, 犹如小山一样的红薯藤也不是赵安一个人能背动的,所以他带上了琴童和海伯跟他一起上山去送红薯藤。

还好他们这半年以来生活一直很不错,起码每天都能喝到大骨熬的汤, 琴童已经窜高了半个头,就是涨得太快,显得有些消瘦, 原本已经变成枯瘦老头的海伯身体也重新变得健壮了。否则他们三人一人背着一大背篓的红薯藤, 可能就要直接累死在山里了。

胡笙的山寨里隐藏着那么多的乱兵逃犯, 赵安也不敢轻易带着信不过的人, 所以也只能辛苦琴童和海伯了。

等到他们三人来到大青寨门前的时候,原本显得乱糟糟的山寨经显现出了一副井井有条的军营气象。中间是成片的木屋宿舍,外面是三座刚刚被平整出来作为土地的山头。最外面是类似城墙的木栅栏, 每隔三丈就有一个眺望台。

不等赵安和海伯他们三人靠近, 远远的就有两个提着木棍的人走过来询问道,“站住,你们三个是干嘛的。”

看到这幅情景,赵安忍不住笑起来。这还真有点土匪山寨的气势了。笑过之后他直接放下背上的红薯藤说, “我是你们老大的男人,来给你们送良种了, 快去通知胡笙出来接人。”说完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虽然已经送上门来了, 可是最后一段路他还是想让人来接, 就是这么任性。

“什么男人。”其中一个年龄小的守门人有点没搞懂, 直接问出来了, 被旁边那个年纪大的拉了一把。

两个人挤眉弄眼了一番, 也不知道商量出个什么来了, 然后就让那个年纪小的跑回去叫人了。

这些守门人都是胡笙原本的手下, 并不是这一次才跟着回来的乱兵。这位年长的守门人即便没有见过赵安本人,但是对他的名号却也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并不敢怠慢。

赵安坐下来休息之后,守门人的目光也总是忍不住他身上瞟,原来老大的夫人就是长成这样啊。果然好标致一个人,难怪老大一看上就陷得这么深。

留给这位守门人胡思乱想的时间并不多,几乎就在传信的人回去找到胡笙的几个呼吸之间,胡笙就用最快的速度从寨子里跑了出来,他看到赵安就是满脸的惊喜。全然没有了初见时那种仿佛置身事外的冷漠,就像一个老婆回娘家之后被抛弃在家好久的男人。

结果他见到赵安第一句就是,“你怎么来了。”虽然语气中满含惊喜,可是内容还是足够惹人生气。

赵安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我不来你是不是就快把我忘记了。”

“啊~”胡笙苦恼的望着赵安说,“我也想去找你呀,可是我一直没有准备好聘礼,不对,应该是嫁妆。

还差一对大雁,现在天气太热,南方根本没有大雁,我已经请了人去塞北找了。”

赵安看着胡笙突然哈哈笑起来,“你怎么这么傻。”

“我也觉得。”胡笙把赵安从石头上拉起来,“我应该早点去找你的。”

赵安看着胡笙的眼睛,满是真诚与愧疚,他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指着那三筐红薯藤说,“这就是我种出来的改良红薯,今天晚上太阳下山之后再让人拿到地里去种上吧。”

胡笙点点头,对旁边的守门人说,“让人把这些红薯藤背到一个阴凉的地方放好,晚上让甲部的人把这些红薯藤种在左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