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宜修三番四次的和胤禛作对,奈何当着众人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摆了摆手,答应了允礼的要求。
*
练习了多年的舞蹈,浣碧并不担心会出丑,
只是甄嬛今日的举动,让人很难不多想!
她从未在他人面前跳过舞,小时候都是私底下偷偷学的,甄嬛不大可能会知道。
哪怕是后来她认祖归宗后,甄夫人也不曾请师傅教她才艺,
甄嬛此举,分明就是想看她出丑。
可是为什么呢?
浣碧想不明白,她们都是甄家的女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甄嬛不可能不清楚。
允礼(十七爷):" 你以后,离你那位长姐远一点儿,"
允礼(十七爷):" 我瞧着,她似乎对你有些敌意!"
一出大殿,允礼便开始念叨着,今日所见让他对甄嬛没半点儿好印象,
浣碧曾与允礼说起过从前的生活,大约此刻在允礼心里,甄嬛已经成了恶毒嫡姐的代名词!
浣碧就是被人欺负的小可怜!
这么一想,允礼越发心疼浣碧了,
他握着浣碧的手,满目深情,郑重承诺道,
允礼(十七爷):" 你放心,以后只要有我在,绝不会让你被人欺负了去!"
浣碧(甄玉瑾):" ……"
浣碧不知道允礼脑补了些什么,可是这并不妨碍她享受允礼的偏爱!
第116章 甄嬛传——浣碧
惊鸿舞既然是梅妃所作,那浣碧便打算跳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曲》是由唐玄宗改编并命名的,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
古有诗云“月闻仙调曲,霓作舞衣裳”来形容霓裳羽衣舞的妙曼多姿。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言“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不过可惜,曲谱后来已经失传,再难有人复刻杨贵妃跳霓裳舞时的风采。
在场诸人虽不知浣碧跳什么舞,但是都抱着期待,只不过有的人期待着浣碧出丑,有的人纯粹期待着浣碧这个人。
*
当浣碧穿着一身舞衣款款而来,在场诸人惊觉仿若看见了云中仙子。
她梳着双环望仙髻,头发分成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之两侧,有瞻然望仙之状,
身上穿的舞衣,上身做成羽衣的形式,下身是霓裳般彩色的裙子,飘逸无比,当浣碧伴随着幽静的音乐翩翩起舞时,所有人都误以为入了仙境,
看她灵动得仿若手持琵琶的飞天,飘逸得犹如漫天轻盈的雪花,清雅得就像步步生莲的仙子,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轻高曼舞,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轻云般慢移,一舞动天下!
哪怕是当年目睹纯元皇后惊鸿舞的人,也无法昧着良心说浣碧跳的不如纯元皇后。
尤其是大殿之上坐着的胤禛,
一直以来在他心里,纯元的惊鸿舞无人能复刻,可今日欣赏过浣碧的舞姿后,他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比起当初太液池旁遥遥一见,似乎寺庙外的惊鸿一瞥更深入人心!
甄嬛:" 嫔妾说什么来着,"
甄嬛:" 嫔妾妹妹的舞姿果然是倾国倾城,想来也没有让皇上失望吧?"
哪怕甄嬛心里再恨,她都不能表现出来,
甄嬛:" (果然,浣碧就是个不老实的,学跳舞竟然还藏着掖着,难不成是担心我也学会后,会将她比下去吗?)"
甄嬛:" (真够有心机的!)"
雍正:" 此舞,为何名?"
胤禛并没有回答甄嬛的话,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浣碧,
雍正:" 朕从未见过!"
浣碧(甄玉瑾):" 回皇上的话,此舞乃是霓裳羽衣舞,"
皇后(宜修):" 霓裳羽衣舞?"
皇后(宜修):" 可是由玄宗作曲,贵妃所舞?"
宜修一听这名字就来劲儿了!
要知道纯元一直是她的心头刺,关于纯元的一切她都讨厌。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浣碧的舞姿更胜一筹,
但凡能踩纯元一脚的事情,宜修都不愿意错过。
皇后(宜修):" 相传,杨贵妃在华清池初次觐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做导引,后来贵妃一舞更是名动天下!"
皇后(宜修):" 不过此舞已经失传很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