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富察琅嬅(皇后):" 娴妃来找皇上,却不说话,"
富察琅嬅(皇后):" 可是嫌本宫在这儿碍事了?"
如懿(青樱):" 臣妾不敢嫌弃皇后娘娘!"
如懿嘴上说着不敢,但连个礼都没行,只是挺直了腰背,梗着脖子,目光“轻蔑”的扫了眼琅嬅!
富察琅嬅(皇后):" (这个贱人,这是什么态度?)"
富察琅嬅(皇后):" (竟这般不把本宫放在眼里!)"
如懿(青樱):" (皇后娘娘不会以为她让人拉拢进忠的事情,无人知晓吧?)"
如懿(青樱):" (哼~身为皇后,尽然意图窥伺帝踪!)"
如懿看着琅嬅,很是不屑她这般收买人心的做法!
可这目光落在琅嬅眼中,就是对方在挑衅她身为皇后的尊严!
第212章 如懿传——阿箬
如懿想来告状,却不知弘历早就知道了,皇后意图笼络进忠一事,
皇后派人亲近进忠,进忠明面上应付着,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弘历,
毕竟弘历才是他的顶头上司,这点儿进忠还是拎得清的,
可就算皇后做错了事,但皇后毕竟是皇后,弘历并不会轻易废后,因此也自然会维护皇后的脸面,
要知道,倘若皇家出丑闻,他这个皇帝的面子也挂不住,
而弘历恰好就是个极好面子的人,他就算恼了皇后,也只会在暗地里敲打对方,冷落对方,并不会大张旗鼓的揭穿皇后的过失。
再者,这是帝后之间的事情,如懿只是一个小小妃嫔,居然有心告皇后的状,这种行为令弘历很是不满。
所以在如懿还未真正开口前,弘历便有心暗示她,打消这个心思,不要当面揭皇后的短。
不过可惜了,如懿没能看懂弘历的眼神暗示。
弘历(乾隆):" 娴妃若是无要紧事………"
如懿(青樱):" 臣妾有要事,禀报皇上,"
如懿一贯是个没眼色的,她就像是看不到弘历怪异的脸色一般,仍然自顾自的,一脸的大义凛然道,
如懿(青樱):" 臣妾要告皇后邀买人心,笼络御前大太监进忠,意图窥伺帝踪,"
如懿(青樱):" 皇上,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表率,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如懿(青樱):" 以后若是人人都效仿皇后娘娘,那皇上的一言一行岂不是很容易被后宫女子知晓,并利用其来达到邀宠的目的,如此一来,那这后宫还有规矩可言吗?"
如懿说的话,弘历又怎会不知呢?
不说别的,就说先帝爷身边的苏培盛,和熹贵妃手下的崔槿汐,私下便多有往来,苏培盛没少帮熹贵妃在先帝爷面前说好话,甚至至今弘历都怀疑先帝爷之死,很可能与熹贵妃脱不了关系!
只是他身为熹贵妃的养子,这件事情的直接受益者,实在没必要探究先帝的真实死因。
这活生生的先例摆在眼前,弘历怎么会不警惕御前大太监和后宫妃嫔暗中勾结之事?
若是从前他可能秉着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的心态,解决隐患,但是如今的弘历可是有“读心术”在手,他能轻易的读懂人心,就皇后和进忠那点儿小心思在他面前,几乎相当于透明。
弘历多疑,同时也自负,
他自诩真龙天子,得上天庇佑,既能轻易看出别人的心思,那么那些人便不足为惧!
甚至在弘历眼中,以上帝视角,看他们就像是在看跳梁小丑一般,
包括如今的如懿,
弘历总觉得如懿这个人很是奇怪,她能正义凌然的指责皇后收买人心之举,可她怎么不反省反省她自己呢?
她不会以为,她让惢心接触大阿哥的行为,做的天衣无缝吧?
她不会以为她亲近李玉一事无人知晓吧?
同样都是笼络人心,怎么她做得,皇后就做不得?
说到底,如懿这个人太双标,宽于律己,严以待人,
在如懿心里,她亲近李玉,那是体贴下人,而皇后亲近进忠,那便是收买人心!
差不多的举动,谁又比谁干净多少?
作者有话说:" 今日份一更!"
第213章 如懿传——阿箬
如懿满身正气的走进养心殿,最后一脸失望的离开。
她没想到弘历会这般维护皇后的脸面。
如懿心里委屈,不甘,
如懿(青樱):" (从前的少年郎,到底是变了!)"
在潜邸时,如懿得弘历偏宠,甚至新婚之夜,为了她没有圆房,打了琅嬅的脸,
那时候的青樱和弘历,是多么的幸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