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2)
马文才:" 国破山河还在,但是一旦敌军踏破城门,你口中的黎民百姓,十有八九难逃一死,"
马文才:" 即便是逃了,也会流离失所,深受战火纷争之苦,"
马文才:" 你问我这样的赢有何意义,那我可以告诉你,战场凶焉,容不得妇人之仁!"
马文才:" 只有击退敌军,才能守住背后的千万户人家!"
马文才:" 一旦国破,那将会血流成河,百姓死了,你拿什么来成全你的仁义良善?"
梁山伯:" 可是你这样做,苦的不还是天下百姓吗?"
梁山伯:" 就不能止战休养生息,穷兵黩武只会让天下苍生论为刍狗啊!"
王神爱(王一诺):" 那你的意思是,当敌军来袭,为了避免流血成河,我们就应该主动投降,将一座座城池拱手相让吗?"
马文才真的不善言辯,尤其是当着父亲的面,
他必须事事都做到最好,若是今日辩不过梁山伯,那就是丢人,
好面子的马太守,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儿子输给别人呢?
所以王神爱在注意到马太守难看的脸色后,果断站了起来,
王神爱(王一诺):" 谁都不想要战争,可是人性贪婪,有人想要抢夺你的家园,践踏你的子民,你只能拿起武器,击退敌人,"
王神爱(王一诺):" 休战不是长久之计,而战争所带来的更多是损失和伤害,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敌人才不敢来犯,"
王神爱(王一诺):" 文才只是希望能够保家卫国,山伯兄你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同样都是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没有谁对谁错,"
王神爱(王一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王神爱(王一诺):" 朝廷离不开山伯兄这样的文官,也少不了文才这样的武将,"
王神爱(王一诺):" 不过通常文官都很难理解武将的杀伐果决,就像山伯兄你觉得文才的策略不可取一样,你觉得他不顾黎民百姓,可他披上盔甲奋勇杀敌的初衷,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王神爱(王一诺):" 需知,只有国泰,才能民安,"
作者有话说:" 霸气护夫,小马在一旁偷笑!嘤嘤嘤~夫人威武!"
第491章 梁祝之拯救马文才(会员加更)
王神爱的一番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
梁山伯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他总不能说为了避免战争和流血,就主动向敌军投降吧!
这僵持的局面,到最后还得身为人师的陶渊明来打破,
不过他开口就给马太守挖了个坑,
陶渊明:" 好了好了,你们说的都有理,"
陶渊明:" 不过这种济世为民的大事,还是让身居高位的马太守,来给大家评评理好了!"
忽然被点到名字的马太守愣了一秒,随后坦然站起了身,看了看低着头的儿子,又瞥了眼皱眉深思的梁山伯,最后又把目光放到了王神爱身上,眼神中透着欣赏之意!
其实在来书院之前,他就让人打听清楚了,自家儿子的同屋学子,姓甚名谁,是哪家的公子……
不过这消息不好打听,只知道出自琅琊王氏,
如今士族当道,以谢王两家为最,
所以这琅琊王氏之子,值得深交呐!
马太守:" 本太守以为……"
祝英台:" 马太守,学生斗胆希望您能公正公平些,可不要因为这其中一人是您的儿子,就偏袒他,"
陶渊明:" 祝英台,你大胆,"
陶渊明:" 马太守身居高位,岂是偏心自己儿子的人?"
马太守:" 呵~老夫……"
祝英台:" 马大人,梁山伯拟就的治水方略,可是连谢丞相和谢道韫先生,都称赞过的哦!"
祝英台生怕她心爱的山伯受人欺负,几次三番的打断马太守的话,这让马太守脸上的假笑都快要维持不住了!
可是他不得不忌惮对方口中的谢丞相,
马太守:" 哈哈~梁公子年纪轻轻,就能得到谢丞相的称赞,将来必成大器啊!"
马文才:" 爹?"
从小都不曾得到过父亲夸赞的马文才,绷不住了!
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从未得到过的,今日却被梁山伯给得到了!
他不服,不忿,不甘,
马文才:" 爹,你怎么能……"
马太守:" 放肆,"
马太守:" 注意你现在的身份,你是在上课的学生,你应该称呼我为马大人,"
马文才的手握成拳,眉头紧皱,
父子俩对视着,最后还是马文才先低头认错,
马文才:" 是,马大人,"
马文才:" 学生请问,马大人刚刚所言的意思是,梁山伯强过我?"
马太守:" 老夫的意思是,谢丞相都夸赞梁公子的治水策略,那定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