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2 / 2)
……
……
时间一晃来到贞观三年,
而这将近一年的时间,若惜都没再见李世民一面,
她在甘露殿里弄了个小佛堂,每天就是吃斋念佛,似乎是在为那个枉死的孩子超度,
而每次李世民来,她也都避而不见,
而李世民也可能是因为内疚,所以纵使次次吃闭门羹,也都没有表现出半分的不耐,
起初那段时间,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好戏,
他们想着杨贵妃真的被陛下厌弃,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陛下就算又有了新的宠妃,可对甘露殿那位,还是没放下,
就算见不到面,也时时都惦记着,
所以总体来说,后宫格局变化不大,
倒是前朝,
这一整年里,李世民在前朝有了大动作,
比如他重新修订了法律,借此弥补漏洞,查漏补缺,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自己的旧部凭此立功,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变革了地方行政区划,把自己人插入各地,以便控制,
而在贞观三年的末尾,大唐更是在灭东突厥之战中大获全胜,
也是因此,李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搬出了太极宫,
李世民到现在才算是真正成为大唐唯一的话事人,
虽然还不是最高集权,但相较于从前,明显更加说一不二,
就好比在对李承乾的教育问题上,
他坚持要聘请李纲为老师,
李纲其人,虽然身患脚疾,但曾经教导过两任太子,
其一是前朝废太子杨勇,
这其二嘛,自然是李建成,
其实当李世民最初提出让李纲来教李承乾时,朝堂上有不少人反对,
毕竟失败的案例在那摆着呢,
经李纲之手的太子,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这种事,有人相信,也有人觉得纯粹就是巧合而已,
正好,李世民就不信,
所以他坚持要请李纲为太子少师,
哪怕人患了脚疾,他也要用轿子把人给抬进宫里来,
皇上态度如此强硬,文武大臣们还能说什么,
况且说白了,教导太子是国事,但也是帝王家事,
没看到身为太子舅舅的长孙相国都默认了吗,他们这些臣子再怎么样也都是外人,
所以至此,这件事也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当然,对于这一消息,最不高兴的当属李承乾本人了,
天知道,他每天有多辛苦,
非但如此,还要被各个老师骂,
现在又多了一个骂他的,而他还不能表现出有半点儿的不情愿,
有时候他是真的很羡慕弟弟们,尤其是青雀,
父皇疼爱青雀,但对他这个太子却格外的严厉,苛刻,
特别是这一年里,父皇每次见他都板着一张脸,不是问他功课,就是抽查背书,
稍有做的不好的,父皇就会用那种眼神看着他,
他不想让父皇失望,
可是当太子真的好累,小李承乾捧着还有些婴儿肥的脸,表情苦大仇深的想着,明明舅舅说太子之位只能是他的,既如此,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
此时的李承乾还不明白,不之官的含义,
不过很快的,他就从新老师李纲口中更加精准的认识到,他的那些弟弟们对他的威胁有多大,
特别是备受李世民偏爱的李泰,
所以这么看来的话,那他也只能更加努力,时时警醒着,但凡是学不死,就得往死里学!
反正谁都不能抢走他的太子之位!
第1839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
时间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不知从何时起,大唐逐渐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仿佛盛世可期,
李世民用了几年的时间,初步向大家证明了自己,
魏征在天子策论上写的每一条他都有在努力做到,
而他当初立下的誓言,也在一步步践行,
在此之间,他也在一直不间断的寻找三方制衡局势的破解之道,
然而面临朝中新旧势力交织的情况,李世民有时候也会感到棘手,疲惫,
每当此时,他都会到甘露殿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