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1 / 2)

('<!--<center>AD4</center>-->家丢了东西的人吗?

待众位大臣落座,静鞭三响后,皇帝带着皇后徐徐踱出,落于上座。众臣子与家眷俱三呼万岁,又见过了皇后娘娘,顾华念乃是头一次见龙椅上的那位,带着几分好奇,平身后偷偷瞄了几眼。

当今圣上约有四五十岁,头发已然半白,威严中却有几分疲倦。皇后与皇帝年纪相近,却是看着就温顺的一个人,有些郁郁不乐一般。顾华念想起小时候听来的野史传闻,陛下似乎是与皇后不合,闻说是因为陛下另有心上之人,不知是何人有此殊荣。正胡思乱想着,歌者舞者都上了殿,皇帝说了几句话,动了筷子,晚宴正式开始。

百余女子着华衣翩翩起舞,顾华念看得有些入迷,也没了心思再思虑皇家秘闻了。作样子一般夹了点菜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眼前摆着的这些菜肴看着精致,味道却实在一般,不知是摆了多久,都放凉了。如此不打算继续吃了,顾华念干脆放下筷子,专心欣赏起歌舞来。

宴会间少不得交谈,陛下对盐铁一时关心甚切,不断问着韩子阳等三人一些安排。瞥向三位皇商落座之处多了,便瞅见了顾华念不动筷子,只看歌舞的专心模样。

“韩爱卿的平君……姓顾是吧?”皇帝望向顾华念的神色似是有些复杂,看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问道。

顾华念还没回过神来,韩子阳忙应:“是,陛下。”说着在桌子底下扯了扯顾华念。

“顾平君,你是师从……绝谷萧静慈吗?”眼眸中多了些怀念,皇帝又问。

于是顾华念回神之后听到的头三个字便是师父萧静慈的名字,全然没反应过来为何尊师会被在此地提及,只是“嗯?”地疑惑了一声。

龙椅之上的那人却笑了:“自从书华死后,静慈他怕是恨极了朕吧,躲到绝谷中,再也没见过他了。”

顾华念这才恍然大悟,似乎龙椅上这人同自己的师父还是旧友?忙应道:“是,草民的师父的确是绝谷萧静慈。”

这一声应却简直要被嗡嗡声所淹没,自从皇帝说了“书华”二字,殿内的众臣子简直要炸开了锅。皇帝所提的,乃是前朝的皇子,到了如今,已然该被算作禁忌了。知晓皇商三家地位不高,手中握着的却是大权,原本韩子阳身边有不少人来示好,此时顾华念的身份说开,那些人忙不迭地躲开了。

皇帝挂着要笑不笑的嘴角,一双不怒自威的龙目扫视了一圈座下臣子,轻笑出来,带着几分嘲讽,道:“朕与静慈当年也曾一同游览过我大闵大好河山,朕刚起义之时,静慈可没少帮朕,也是我大闵开朝的功臣之一。只可惜他后来躲远了些,朕想封赏,都无从嘉之。”

萧静慈同何书华结为平君一时,当年闹得太大,在座之人少有人不清楚。此时皇帝却又给了他一个“开朝功臣”的地位,等于是在说,无需去计较萧静慈平君是谁一事了,倒是给小夫夫两个省了不少麻烦。顾华念替萧静慈谢过皇帝,心里头却想,恩师如果仍旧在世,哪里稀罕这些虚假的玩意儿呢。

闹了这么一会儿,同皇帝简单聊了几句,顾华念更没了胃口尝那些看着精致却无味的东西了,连看歌舞的兴趣都提不起来。空腹应了几杯敬酒,顾华念酒量小,只觉得胃中烧得厉害,头也有几分昏沉。强撑着等到散宴,顾华念回韩府,便叫着让雁儿过来。

先叫雁儿去熬醒酒汤,还需弄些清粥填肚子,顾华念歪歪斜斜地倚在床头,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见者荷儿了吗?”

“才刚还见着她呢,这会儿不知道去哪里了。”雁儿想了想的,答道。

此时君如荷却是穿了夜行衣,飞奔在路上。

梁京并无禁夜,路上仍有三两行人。君如荷却是贴着墙走,尽量躲开任何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