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2 / 2)

杨过见识了蒙古军士的暴虐,心中对蒙古人憎恶已极,听说要去见什么

', '')('<!--<center>AD4</center>-->蒙古王子,心中并不愿意,皱眉道:“我只要去报杀父深仇,这蒙古王子见来何用?”

金轮法王呵呵一笑,说道:“居士稍安勿躁,我既然答允了你,又岂能失信?但我受忽必烈王子所聘,要谋划大事,便需向他禀告一声。待伤养好,我们便去拜访,他王帐离此不远,数日便至。”

杨过心想若自己单枪匹马,不论斗智斗力,绝非是郭靖、黄蓉的对手,若无金轮法王相助,此仇必定难报,说不得也只好点头。

接下来几日他索xi_ng心无旁骛,专心于运功疗伤。伤势复原倒快,并无别事可说。偶尔达尔巴找来会汉话的蒙古人和他攀谈,只是吞吞吐吐,却是问他大师兄是否安好。原来他在英雄大宴一战之后,已认定张无忌就是自己大师兄转世无疑,但想他与杨过看似亲厚,眼下杨过却竟然孤身一人,心中不由得要为大师兄的安危担心。杨过心里好笑,但想起张无忌,一时又觉得像块大石压在x_io_ng口一般的难受,只愿能不想起他才好,便只是草草将他打发过去。

待又过得十余日,杨过自觉伤势已是愈合了九成以上,运气如常无异。便同金轮法王一道北上。

金轮法王受封蒙古第一护国大师,蒙古兵士对他都极为遵从,一见他到来,就立刻通报王爷知晓。蒙古人世世代代住在毡帐之中,虽然此时入城,却仍是不惯宫室,是以忽必烈也是住在营帐之中。

杨过跟在金轮法王之后走进王帐,但觉此帐比之寻常蒙古营帐大了一倍,但陈设却极简洁。帐中坐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一身布衣,正在看书。那人见他二人进账,忙离座相迎,笑吟吟道:“多日不见国师,小王想念的紧。”

金轮法王携了杨过之手将他带到忽必烈面前,道:“王爷,我这次来是为给你引见一位英才少年。这位杨兄弟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一位了不起的英杰。”

杨过开始只道忽必烈既然是成吉思汗之孙,外貌若不是贵盛尊荣,也当威武刚猛,谁知竟是这么一位汉语流利,谦和可亲的青年,心中暗暗诧异。

忽必烈却是向杨过微一打量,便笑对左右道:“取酒来,待我与这位杨兄弟喝上一碗。”

左右随即送上三只大斗,倒满了蒙古的马ru酒。忽必烈取了一斗,一饮而尽,金轮法王也自干了。杨过本来甚少喝酒,但此时主人如此不拘形迹,他也是不便推却,举斗饮干,只觉这酒入喉中极是辛烈,又酸涩的很。

忽必烈微笑道:“小兄弟,这酒如何?”

杨过道:“这酒辛辣酸涩,入口如刀,味道虽然不美,却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本色。”

忽必烈听得大喜,连声呼酒,三人转眼间又各尽三斗,杨过仗着自身内力,喝的丝毫不动声色。忽必烈更是高兴,便问金轮法王道:“国师是哪里觅来这位好人才?真是我大蒙古国之幸也。”

金轮法王当下将杨过的经历大略说来,言语中将他抬的甚高,隐然便是中原武林一位大大的人物。杨过在一旁听他这么一捧,心里也是受用,不自禁便觉得飘飘然起来。

其实换做旁人,见杨过如此年轻,定然不信,但忽必烈奉命南取大宋江山,在中原日久,每日间读经学书,结交宾客,对金轮法王更是深信不疑。他本身又是才智卓绝,气度恢宏之人,大喜之下,就命大张筵席。

不多时筵席已布,酒肉满几,蒙食汉食各居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