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2)

上次救了蒋夫子一命,他才收二十两银子呢,赵霁觉得他可能供不起两个有信仰的女人。

说起有意义的事情,他最先

', '')('<!--<center>AD4</center>-->想到的还是琴棋书画一类的兴趣爱好。

可是肖娘子看起来也不像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在赵霁原本的记忆中,肖娘子也能下两手棋,也会画一些绣花的花样,但是她对这些东西都并不热衷,也没有受到过别人的称赞,想来是没有多少天分的。

既没有天分,也不十分热爱,就没有强求的必要了。

其实按照赵霁的想法,让肖娘子找寻第二春,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可惜肖娘子肯定不会愿意,这其中除了儒教贞节观念的影响,还有另外一层实际的想法。如果赵霁真的是个十六岁少年,他可能不会明白。但是结合现代社会大龄单身女青年们不愿意结婚的理由,其实赵霁又有点理解肖娘子潜意识里的想法。

她此生从未有过爱情,婚姻对他而言不过是职业。赵老爹死后,她就进入了提前退休状态。如果家境困难,为了活下去,肖娘子或许会选择再婚。为了人口问题,朝廷方面也鼓励再婚。

可是现在她家境富足,根本不需要委屈自己,那为什么还要再婚呢。

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生活结婚的人,即使在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也很少见,何况是在女子没有经济自主权利的古代。

当然也会有生理方面的需求,在现代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但是这个时代的女人,除了步入婚姻,似乎只能选择忍受了。

肖娘子已经三十多岁了,不是青春少艾,相比于忍受寂寞,她更迷恋赵家主母的权威。多年媳妇熬成婆,她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为什么要重新开始。

有些话并不需要明说,赵霁早就看出了肖娘子的选择。

如果在今后的岁月里,她有幸遇到恋慕的人,心里的想法或许会改变。但是这很难,随着人年纪的增加,心里会慢慢长出一层看不见的茧,茧越来越厚变成壳,直至彻底关闭心扉。

一连否决了好几个方案,赵霁都有点心灰意懒了。

蒋旭选好一匹浅紫色的布,怯生生的对肖娘子说,“肖奶奶,我选好了,你可以把我的裙子做大一点,这样我就可以多穿两年了。”

肖娘子笑着说,“旭儿真乖,小小年纪就知道节俭持家。可不能跟你师父学,使钱大手大脚,心里也没个计算,刚刚肯定还嫌我小家子气呢。”

赵霁讪讪的笑着赔罪,他刚才的表情太明显,被肖娘子看出来了。

肖娘子摇摇头,“主持中馈是女人学的,我们家保儿是男子汉了,觉得计算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值当,不屑于此等小道。为娘我也不难为你了,还是教教旭儿,等将来你老了,就让徒弟伺候吧。”

听到她这话,突然给了赵霁灵感。肖娘子说道计算,他就想到数学。

他可以教肖娘子和蒋旭数学和统计方式,让她们用来记账。说到记账,他又想到手帐日记。

赵霁记得,以前有个同科室的女同事,就非常喜欢做手账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还做成立体式的,非常漂亮。

赵霁之前还在发愁,以他的水平没办法教蒋旭文化课,想要找蒋夫子代劳。可是仔细一想,他招幼童当学徒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让蒋夫子去教导的话,不是跟招收幼童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今天他突然联想到,可以通过让蒋旭写日记的方法,来完成她的文化教育。

让蒋旭自己看书的同时,每天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