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2)

('<!--<center>AD4</center>-->,其余我让人抬去赏给亲卫们吃。”真正让燕云开不满的是,菜品太多,桌子太大,他和赵霁之间的位置距离太远。

赵霁看到燕云开脸上纵容的笑容后,也没有客气,选了一条清真鳜鱼,一盘竹笋肉片,一盘麻婆豆腐,一份什锦素菜,一碗猪心汤。

四菜一汤,两个人吃完全足够了。

赵霁已经明晰了自己心中朦胧的感情,在面对燕云开的时候,反而能够摆脱容貌的影响,变得随性了很多。

剩余的一大桌子菜,燕云开让人连桌子一起抬走了,又让人搬了一张三尺见方的小方桌,和赵霁面对面坐着吃饭。

这顿饭可谓宾主尽欢,两个人都吃了三大碗碧梗米饭。赵霁因为正在长身体,所以吃得比较多,燕云开因为时常练武,饭量也不容小觑。

考虑到赵霁回家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燕云开也没有多留他,只是送了赵霁一个装着杏仁酥的食盒,让带回家给家里的长辈尝尝。

赵霁到家的时候天还没有黑下来,肖娘子和夏老太已经回家了。

赵霁把明天就回三江县的事情跟他们说了,因为赵霁说,“国师说要想翻案,就得明天马上出发。”家里谁也不敢有什么反对意见,只能连忙帮他准备行李物品。又说要跟蒋鹤山一起出发,就马上派黄芪和蒋鹤鸣去蒋家打招呼。

赵霁对蒋家可谓恩重如山,即便蒋鹤山去上任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也不好拒绝他的请求,当下同意带赵霁同行。

第二天早上,赵霁按照昨天跟燕云开的约定,在建安城外的十里亭等燕云开。

在没有热岛效应的古代,早晚都很凉爽,然而心情焦躁的蒋鹤山却很难感受到这份凉意。

赵霁只得再三安抚心急的蒋鹤山道,“蒋兄不要着急,我这位朋友不会轻易食言,说好要跟我们同行,就算本人有事耽搁了,也会派人来知会一声。”

蒋鹤山不好跟赵霁发火,用力摇着折扇道,“最多再等两刻钟,我订的船,约定卯时正从晋江码头出发,现在离卯时还有两刻钟。船可以拖延一下,可是不能拖延太久。如果出发时间太晚,天黑之前到不了汉江码头,我们就要在船上过夜了。”

赵霁看看时间,现在刚好六点半,看来蒋鹤山把时间掐的挺准,现在离七点钟的卯时正,的确只剩半个小时了,也就是两刻钟。

古人有着看太阳辨认时间的本领,当初王家车队的很多人都会,赵霁刚刚听到的时候,还觉得很神奇,现在却已经习以为常了。

蒋鹤山说七点必须出发,赵霁也不反对,蒋鹤山是真得需要赶时间,因为他先前耽搁的太久,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赶去赴任,会遭到惩罚。

赵霁却不是很着急,他私下考虑到,如果七点燕云开还没到的话,就让蒋鹤山先走。他自己再等等,就算要跟燕云开独处,其实也并非完全不能忍受。

索性,燕云开并没有让赵霁久等,五分钟之后,就骑着一匹枣红马出出现在了赵霁的视线中。

赵霁并没有告诉蒋鹤山燕云开真正的身份,只说是一个朋友要跟他们一起出行。

蒋鹤山好歹是三甲进士,当初殿试时,在金殿上也见过燕云开。但是那个距离实在太远,他也就只能看见燕云开穿着一件玄色的衣服,因为整个大殿里,就他一个没穿朝服的人,蒋鹤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可惜他没有看清楚燕云开的脸。

今天的燕云开确实换了一身打扮,月白色的细布文士服,一副书生打扮,座下的马虽然值点钱,但称不上什么宝马良驹,腰间系着一块压袍子的玉佩,但也只是普通货色,自己背着包袱,身边一个随从也没有。

燕云开显然是在扮演一个家境殷实的书生,赵霁仔细一看,发现燕云开今天这身打扮,竟然跟他的穿着很相似。

他显然是故意的,赵霁发现这一点之后,便扭过脸去当作没有发现。

燕云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