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 / 2)

', '')('<!--<center>AD4</center>-->----------------

我不觉得八八一味地讨好会有什么效果,

而是先使康熙感到怜惜,

趁着康熙现在还对胤禩怀有情义,

加深康熙的怜惜、

让他继而愧疚才是上策。

-------------------------------

而关于除掉四四,

前世四四在太子二废之前,都是与八爷党和平相处的。

直到八八被厌弃,四四才开始扩大势力,两人才对峙起来。

个人以为,

起码,

现在幼年之时,

没有必要为自己提前树立一个将来的敌人。

最重要的是,

现在康熙有所有的记忆,

八八要不留丝毫证据地除掉四四根本不可能。

-------------------------------

八八上辈子错了,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群臣身上,忽略了康熙。

说到底,

那把位子到底归谁,

是康熙决定的。

这辈子若急于招揽势力则会重蹈覆辙!

-------------------------------

倒不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康熙身上,

而且对康熙的心思绝对不能与“权利”“宫廷”有关,

反而用亲情做筹码则是一个极佳的切点。

-------------------------------

其实,八八一直在揣摩这康熙的心态,

从一开始,

“三拜九叩”使康熙知道“失去儿子”的痛楚,

使康熙产生“悔意”,与前世无关,而是对八八这四年不闻不问的悔意。

再后来,

不见康熙,这其实是八八的逃避,

上一世康熙将八八伤得太痛太惨。而躲着康熙这一点,康熙根本无法怪罪。

继而,

不喊“皇阿玛”这一点,这是与上一世相通,

上一世康熙亲自说出口“父子之恩绝矣”,

八八如此只是谨遵皇命。从而使康熙产生“痛意”。

(呃…望天…踹老康那一脚…那啥,只是n我想踹啊…大家温柔地忽略吧…)

然后,

福全出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可以使康熙在对比之下产生强烈的“酸意”,

从而使康熙对八八印象深刻。

-------------------------------

所谓“求而不得”的感情最是深刻!

“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康熙越是得不到八八的情感,就越是渴望!!!

-------------------------------

八八拿捏着康熙的心态的变化,

要在他达到愧疚最高点的情况之下才会见好就收!

-------------------------------

最重要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