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2)

('<!--<center>AD4</center>-->罗斯军驻扎西方,即使中西路军合战,此仗也会打得艰辛无比……况且,俄罗斯军队本就发现了我们……”

康熙蹙眉,压下那即将脱口而出的呵斥,粗喘一声,一字一顿道:“你,究竟干了些什么?!”

胤禩抿唇,后又蓦地莞尔,接着开口。

“胤禩与众将士商议,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先发制人!以仅有的五十位将士,仅有的五十只神器——连珠铳,惊喝俄罗斯人,造成清军人手一只连珠铳的假象!”

“诸将士舍生取义,胤禩令之血书,写下姓名,留于子嗣后代!”

x_io_ng前滚烫,仿佛被开水浇淋,灼烧其上,康熙默然,紧紧捂着衣襟里的白布血书。那是五十条,甘愿步入死境,为国捐躯的英魂……

“诸君与胤禩,夜袭俄罗斯一千人之前锋部队。将士上前杀敌扫荡……”

“胤禩留于暗处。若将士死,则胤禩投巧毁其连珠铳;若将士逃叛,则胤禩杀之,毁器!!”

康熙遥望苍穹茫然,胤禩此时说的轻松,但真正的战况,究竟是怎样的九死一生?!

“五十位将士英勇无惧、忠义千秋、以身殉国,敌军千人前锋队死伤近半,终使其惶恐奔逃!”

少年的声音,已经含带了颤音。

眼眶湿红,却迟迟不肯泛滥。

泪,不足以表达对五十位将士的敬意。

“皇阿玛要活着回京,重整山河。”

“胤禩也要活着回京,为五十名将士,请功!!!”

第43章爱恨本相依

初冬之雪逐渐消融,天气也变得越发寒冷起来。

雪地泥泞,每个脚印都深深地嵌入了泥里,扭曲地不像样子。西风猎猎作响,人耳嗡嗡而鸣,难受不已,康熙伏在胤禩背上,静默无言。

径自闭上双眼,康熙细细地感觉着那十五岁少年的体温。

康熙知道在泥泞雪地里前行的艰辛,康熙也知道那纤瘦的少年背着自己必然吃苦,但康熙不愿意动,不愿意下来。

也只有在这种相互依扶的温暖里,康熙才能感到一丝父慈子孝的错觉。恍然间,仿佛见到前世那“沐浴风霜总不辞”的胤禩,那“随侍晨昏依帐殿”的胤禩……

一场梦境。

一场,一旦睁开双眼,就会一无所有的梦境。

“恨你,不代表狠心见你死。怨你,不代表愿意做路人。”

康熙苦笑,听到那孩子的这句话,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

左脚受伤无以治,完好的右脚也被冻得疼肿不堪,似是破了溃,整个脚部都是粘腻刺痒。康熙试探xi_ng地微微弯曲脚趾,疼痛便跗骨而上,几不可承受。

胤禩仿佛是察觉到了身后近况,微微蹙眉,道:“别乱动。这块地区尚留少量俄罗斯兵。得赶快离开。”

一阵长久的寂静。

康熙长吁一声,终是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朕记得……当年,你也是足疾溃疡化脓得厉害,却因京中事务繁忙,就那么硬熬着不治……那几年,你的饮食起居都会由太监随时向朕报告。朕……”

无人理睬,康熙一时语噎。同患脚疾,已是康熙所能想到的唯一话题。

背着自己的人,就像一座雕像,听不进、声不发、无知无觉。

眼眶酸疼,康熙只觉有什么堵在了嗓子里,苦楚透其骨,难受得紧,却又偏偏说不清道不尽。

“朕,当年……朕,曾经是真的……”

无声、寂寥。

康熙咬牙,冷哼一声,再不说话。

“……正因为过往的幸福,才会发现当时是何等的不幸。”

康熙心里陡然一凉,舌头在嘴里滚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却只留耳细听。

“定罪锁系、交议政处审理、谕大臣毋宽胤禩罪……罢了,养育

', '')('<!--<center>AD4</center>-->之恩无以为报。”

“革去贝勒、遇事苛责、数次咒骂、亲母遭诟病……罢了,雷霆雨露具是君恩。”

“停俸去官,罢了;告罪天下,罢了;因病被批,罢了;垂危之际为君滚出畅春园近墅,罢!罢!罢!我胤禩,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