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天气预报首播成果,二冲程摩托车开(1 / 2)
大院里的住户们对天气预报都很感兴趣。
三大爷跟刘海中本来合计着守着收音机听,三大爷还特意支使阎解娣:“赶紧准备着。”
傍晚那会儿,许大茂颠儿回来,瞅见他正瞎忙活,乐呵乐呵地说:“三大爷,您还在这儿耗着呢?大家伙儿都奔回家看电视去了!”
“诶,我咋把这回事儿忘记了。”三大爷连忙拦住阎解娣:“别发电了,这飞轮要是磨损了,还得找梁拉娣修,每次得两条小鱼,太不划算了。”
“那我去给雪茹嫂子搭把手。”
阎解娣本来就不爱蹬那破自行车,一蹦下来,噌地就往后院蹿。
李家晚上要放电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院,连隔壁大院的住户都来凑热闹了。
天儿这么热,还有啥比一边瞅电视、一边侃大山更舒坦的?
李爱国琢磨着人肯定不少,就让许大茂和张钢柱把大院扫扫干净。
刘大娘跟陈雪茹、刘岚几个娘们儿,烧了一大锅开水,里头扔了点牛蹄草,熬成了凉茶。
还没到傍晚,李爱国的家门口就热闹非凡起来。
贾东旭赶跑了房顶上几只麻雀,背着手晃到易中海家,一推门就嚷嚷:“师傅,李爱国家晚上开电视,您去不去?”
“不去,不去,我还得写思想总结。”易中海没好气的说道。
贾东旭连忙说:“天气预报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希罕呢。”
易中海听了,脸上缓和点,瞅着他说:“你的思想总结写得咋样了?这回只要能通过,咱就不用再去上那破学习班了。”
前阵子两人因为贾东旭卖衣服的事儿,都挨了处分,每天下了班要去参加厂里面举办的学习班。
“啊,我忘记了.师傅,我马上回去写。”贾东旭最害怕易中海提起这个,转过身一溜烟的跑了。
一大妈这时候从屋里出来,问道:“老头子,大院里那么热闹,搞得跟民主生活会差不多,老阎和刘海中都去帮忙了,你不去不合适。”
“你知道什么?!李爱国那是在收买人心!”易中海板起脸:“我要是去了,那才叫栽面儿!”
“唉,老头子,爱国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想让大家伙儿热闹热闹。”
“你别说了,你也不准去!”
看到易中海发火,一大妈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进到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夕阳西落。
天边的火烧云为京城的万事万物镀上了一层鲜红光彩。
刘岚从柜子里取出一大包干枣:“大茂,等会你带到爱国家,分给大家伙。”
许大茂摸不着头脑:“媳妇儿,这可是我辛辛苦苦从乡下弄回来的。”
“你傻啊!”刘岚伸出手指在许大茂的脑门上点点:“没看到爱国把电视都贡献出来了,还烧了凉开水嘛。”
“那是爱国兄弟积极。”
“人家确实积极,不过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是拉近群众关系最好的办法了。”
刘岚看着许大茂,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整天只想着巴结领导,难道忘记了,你要是想转正,厂里面还得来大院里做群众调查?!”
“哎呀,媳妇儿,多亏你提醒。”
对于许大茂来说,现在转正是头等大事。
这会也顾不得心疼了,拿了红枣后,又拿了一大袋子山核桃。
看着两大袋子东西,李爱国有些佩服许大茂的能力了,这家伙每次下乡都能搞来好东西。
“爱国兄弟,我来招呼大家伙吧。”许大茂此时显得很积极。
“那就麻烦大茂哥了。”
李爱国正打算跟南易和张钢柱把电视拾掇好,也没拒绝。
几人把电视抬出来,放在桌子上,许大茂在那边招呼住户们。
住户们一边喝着凉茶,一边吃着山核桃和干枣,还一边唠嗑,气氛十分热烈。
秦淮茹瞅见贾东旭蔫不溜儿地往李爱国家门口蹭,纳了闷儿:“你不刚说不去吗?”
“有便宜不占,那才叫傻缺呢!”贾东旭蹿得比兔子还快,抄起一把干枣就往嘴里塞。
“嘶……这玩意儿怎么一股子腥了吧唧的味儿?”
贾东旭也舍不得吐,吧唧吧唧嚼了嚼就咽下去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晚上七点半。
新闻节目结束了,电视机画面上出现了女记者的身影。
“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人人电视台,下面由我来为大家播报全国的天气情况。
目前京城地区干旱情况持续,东北地区有强降雨,西南下面是国内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
京城,晴,低温二十五摄氏度,高温三十五摄氏度,天气炎热,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津城”
“还是没雨,唉,这旱得啥时候是个头啊。”
“预报不都说了嘛,最少还得一个月。”
“什么破预报啊,净瞎吹!就这,我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近期不带下雨的!”贾东旭撇着嘴,顺手抓了把山核桃揣兜里。
许大茂一直盯着他呢,一把薅住他手腕:“贾东旭,你这儿干吗呢?”
贾东旭被抓了个正着,反倒不慌不忙:“我给棒梗捎点玩意儿,怎么了?”
“你白吃白喝就罢了,还往家划拉,这叫什么事儿啊!”许大茂气得够呛。
要知道今儿这些东西,是他咬着牙才拿出来的,结果被贾东旭糟践了不少。
贾东旭还想掰扯,三大爷站出来了:“东旭,这就不像话了啊!就算想占点便宜,也得有个规矩不是?”
“您一晚上啥也没干,就盯着枣吃了!”贾东旭知道占不着便宜了,气鼓鼓地摔门走了。
“什么玩意呀!”许大茂冲着他的背影啐口吐沫,扭头看向张钢柱:“钢柱,以后咱不跟贾东旭玩了。”
张钢柱:“.”
****
天气预报的首播,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电视台很快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扬信。
东北沈羊地区,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得知即将下雨之后,红旗公社里组织社员们提前做好了播种准备,利用一次短暂的降雨,完成了播种任务。
沿海渔业公社在得知海面上将刮起七级大风,拦住了即将出海打渔的渔船,避免了巨大损失。
根据不完全统计,天气预报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二。
后来就连港城那边也专门架设天线,收看这边的电视台,就是为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
有关部门在调研后,决定将天气预报节目列为正式节目。
女主持人**也在年底获得了优秀主持人称号。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周一上班,李爱国进到工作室内,先是转了一圈。
目前工作室和整备车间内的最重要任务是生产铁路捣固镐,技术上没有难度。
回到办公室里,李爱国打开系统看了一眼,足足两千六百积分,大款啊。
二冲程摩托车制造技术.一百积分,买了。
一时钱一时爽,李爱国一顿狂购,搞来了七八种跟二冲程摩托车有关的技术。
曲轴箱预压缩技术、三孔道气门控制、混合润滑系统、风冷散热设计.
这些技术的难度都不大,关键是如何在这年月的条件下生产出来。
摩托车的气缸体比捣固镐要庞大许多,承受的气压也更大,没有办法采用上次的土办法了。
李爱国斟酌再三,选用了带进气的铸铁材质,再加上密镗孔保证气密性。
铸铁环活塞得换成铝合金。
曲轴连杆机构则换成了锻钢曲轴配滚针轴承,可以承受高转速冲击。
化油器则用了大越野化油器的简化版,简单浮子式化油器,带阻风门冷启动功能就行了。
至于点火系统,考虑到战场上的恶劣环境,以及降低使用成本,李爱国采用机械触点式磁电机发电,直接驱动火塞点火,无需依赖蓄电池。
这些都没什么难度,最重要的还是工艺问题。
活塞环需要补偿加工,避免精度不足。
“爱国,这好像是摩托车吧?”正忙活着,野生汽车专家推门进来了。
“二冲程摩托车。”
野生汽车专家凑过去,只是看了两眼,就立刻来了兴致。
“以前我也鼓捣过一辆摩托车,那玩意太太容易坏了,二冲程摩托车要结实耐造不少,正好车间里各种材料齐全,咱们把它搞出来!”
看到野生汽车专家兴致勃勃的样子,李爱国就知道当初把他调来是个明智的决定。
“我负责发动机,你帮忙把车体、避震还有轮胎给弄出来。”
“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野生汽车专家拿了图纸兴致冲冲的回了车间。
车间内的几个老技术员早就因为盯着捣固镐生产,而感到无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