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2 / 2)
手指在茶杯上一点一点,向君华意识到这个人的执念绝不像是冯晓说的那般简单,他的执迷的源头扎根在他的“道”上。
修士求道,求的是长生道。
佛子求道,求的又是何物?
佛吗?
半天过去,覃越泽不再言语,任由空气变得凝着。
向君华仔细斟酌着用词,方缓缓问道:“于你而言,佛是何物?”
覃越泽:“佛乃大自在。”
向君华:“详细?”
覃越泽想了想,道:“超脱八苦,超脱三俗,超脱人世,超脱人性种种苦海,最后得证净土,归于无天。”
嘶——!
向君华在心里抽了口冷气,在这一刻,他或许比冯晓要更了解他弟弟所求为何物。
超脱八苦。
喜怒哀乐,贪嗔痴怨。
此乃佛曾言过的尘世烦恼根,想断这八苦,超脱红尘俗世,首要的就需要禅僧根绝自身欲念,可这又谈何容易?
不然也不会有古佛修持,将苦恼分成一百零八份,化为一百零八颗舍利子,故而不成佛的典籍。
他相信覃越泽一定看过这个故事,不然不会生出此念。
可古佛修持,和现代的僧侣修持并不是一回事。
他隐约听温池舟提起过,古佛当年并非修佛,成佛反而是机缘巧合。
覃越泽如今想要这“巧合”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个字——难!
该说是不可能,还是匪夷所思呢?
向君华无言谈及。
而超脱三俗。
三俗指的是人心孽障。
一为欲。
二为恨。
三为爱。
这三者看似毫无关联,甚至相反,实则扎根人心,成就苦海无涯。
因欲而生爱,因爱而生恨,因恨而绝情,绝情者无爱,无欲,无求。
此为堕落成修罗之路。
他信覃越泽这位天生佛子是晓得的,他不知晓也不会想要超脱。
可还是那句话。
如何做到?
如何超脱?
佛家的修持崇尚苦修,可光是苦修无法参悟得道的僧侣比比皆是,人心思动,这一动,滚滚杂念自然仿佛苦海之水,无尽不绝。
至于最后的无天。
向君华沉默。
无天乍看起来是没有天道,万物寂灭,其实不然,并不是这么回事。
佛家中的无天指的是无天无我,大指无我所欲也,小指无他所欲也。
无我所欲也,心境通明,人心练达,得证大境界,大自在,大超脱,入净土,成万世佛。无他所欲也,他人所求于我不得,他人所要于我不得,他人所念于我不得,于凡尘俗物超脱,脱离滚滚红尘,归于清静自在。
前者是大超脱,后者是小超脱,都代表一个人修持到最高境界的明悟。
联系上文,向君华推测,覃越泽想要的是大超脱,大自在,故而求——魔!
“怪不得你师傅当日会不惜被你打伤也要阻止你,好好一个佛子,缘何不求佛,反求魔呢?”
向君华口吻之中倒是没有歧视和不理解,反而有种切实的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