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江湖救急(1 / 2)

方子业看到曾多勤时,曾多勤的右手以冰袋敷着手背和手腕,表情沉重,眼神无奈。

“曾教授,怎么这么不小心呀?”方子业耐心上前拆开了冰袋,看到曾多勤的手肿胀得如同‘馒头’。

“唉…去取车的时候就顾着看手机了,谁会想到过道上有块西瓜皮?”

“早知道成这样,我宁愿是头上挂了彩。”曾多勤的嘴角蠕动着。

目前的检查结果已经明确,就是腕骨骨折。

腕骨骨折并不可怕,也不致命,但极容易造成腕关节的僵硬或者活动受限。

曾多勤是个右利手,右手的灵活度就是他带组吃饭的本事,也是这一身外科技术的全部释放。

“曾教授,我们尽力抢吧,我先去看看片子。”方子业安抚着。

唐僿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科室里,道:“如果不是知道子业你今天就会回,我们都已经开进去了。”

“其实是这样的,哪怕是邓教授,都好多年没做这样的小手术了……”

“嗯,没事儿,问题应该不大。”

因为曾多勤就是科室里的人,与方子业非常熟,所以方子业的‘谈话’也就大胆了点:“手术后不会有太多影响的。”

“不过曾教授你必须要休息好几个月了。”

曾多勤如今正值当年,学术、专业能力都堪称是巅峰时期,这个时间点如果不是没有选择,曾多勤自己也是不愿意休息的。

“那就只能休了,反正也算工伤。”曾多勤开着玩笑:“子业你们都年轻,养下老人应该也不算负担的。”

曾多勤明确是上班的路上骨折了,就是工伤。

工伤休息的话是不能降低绩效之类的。

方子业笑道:“曾老师,真要说养老,许教授应该是很乐意的。”

“对吧,许老师。”方子业看向许工明方向。

许工明已经由原来的主治升为副主任医师、配副教授职称。

许工明的身材干瘦,表情拘谨着摇头:“方主任,你可别背刺我,我从来没这么想。”

“我们组没有曾主任在,要正常开展工作的难度还是很高的。”

曾多勤道:“许工明能完成组里面的大部分手术了,但一些比较精密的手术,还差了火候。”

“我休息之后,肯定还要麻烦一下方主任你才行。”

“现下我们组的平台才搭建了个雏形,方主任应该不会拒绝吧?”

方子业摇头:“那不会!~”

方子业接着问:“手术室那边都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廖沛主任都已经在手术室随时候着了,曾教授什么时候下去,就什么时候开台。”许工明回道。

“曾老师,那去开台吧,早点把问题解决了,等会儿大家都能好好休息一下。”方子业道。

毛笔这会儿接到了急会诊的电话,低声到角落应承了几句后,走上前;“曾教授,我有个急会诊,手术室就进不了了。”

“没事儿,小毛你现在是科室里的老总,你的自由度比我们更高,可不敢耽误了你的工作。”曾多勤言真意切。

住院总的职级不高,但责任重大。

可以说从上到下所有人都不敢耽误住院总的急会诊工作,住院总的请求会诊电话,也没有人敢拒绝。

累固然累,但得到的科室里的偏爱也是真挚的。

毛笔没当真,陪笑几下后就匆匆离开……

腕骨骨折的处理难度真的不高,而以方子业目前的水平,不用开放,在曾多勤打了麻醉之后,仅用手法复位功力外加穿刺技法与克氏针临时固定,就把手术给干完了。

不过,第一次‘手术’结束后,方子业对于复位的程度还不算满意,就直接再来了个‘二进宫’!

“嗯,这下好了,曾教授。你自己看一下啊。”

“克氏针正好借助皮肤、钩骨将骨折固定了下来,但又没有穿透其他骨,这样一来,你活动的时候,骨折面不会滑脱,还能够在固定期间完成屈伸活动的训练。”方子业道。

曾多勤不是创伤外科医生,但看了看自己的手背,再看了看术中c臂机透视出来的骨折术后成像,整个人就笑了起来。

“方主任,我这点骨折,让你把这样的技术都施展出来了,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啊?”

“就这几套精密的穿刺和复位手法,搞几个矫形,搞几个脊髓损伤手术都够用了吧?”曾多勤都没办法怎么去形容这个手术的好。

用完美不好说,因为它肯定是超出了常人理解范畴里的完美了。

唐僿道:“曾教授,现在我们组低位脊髓损伤患者,方主任都不亲自开刀了。”

“就是胸段以及部份下颈椎段的脊髓损伤,方主任才会过来教学几台。”

秦葛罗听着唐僿的无言夸奖,比较专业且细致地把话题收了尾:“曾教授,方主任是借用了克氏针与软组织之间的切力达成了软固定。”

“这种技法,相当于就是给腕骨这样的游离骨重造了固定韧带,使得游离的骨折悬挂于体内。”

“骨折断端紧合后,在功能康复的时候不会疼痛,也没有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那样的硬张力,这种处理,是非常利于术后康复的。”

“当然,这种手术我们组是很少做的…是方主任说我们如果想要追求更快速的功能康复,在做其他复杂骨折手术的时候,可以注意这一点…”

曾多勤愣了愣:“韧带?克氏针能带韧带使么?”

“方主任,你的思维有点清奇啊?”

“之前好像没听到您在科室里谈过这种事,莫不是我这次不受伤,您还打算偷偷摸摸地搞这种课题么?”

方子业已经确定曾多勤的骨折处理到了极致,开始后退,让秦葛罗给曾多勤完成术后的敷料包扎任务。

“没有偷偷摸摸搞,是暂时没想着去搞。这个课题需要优化的点很多,但即便是优化了出来,对患者的康复意义并不大。”

“准确来讲,它属于劳民伤财类型的课题,除非等到以后国家特别富裕了,可以酌情开展一下。”

“最近的这几十年,咱们就没有必要投这些钱了。”方子业摇了摇头,语气恳切。

“只要是对病人好的课题,应该也不算劳民伤财吧?”曾多勤语气幽幽地讲了一句。

方子业这话就有点地图炮了,如果是按照方子业的理解,那目前绝大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仅有彰显我国科研能力的意义。

只是去探索未知,都不能实际影响到临床的课题,很多课题组都趋之若鹜的。

到了方子业这里,实实在在对患者有利,只是性价比不高的课题,都算是“劳民伤财”?

“曾主任,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个人理解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