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后宫论道,雅趣之爭(2 / 2)
然而,一旁一直安静旁观的沈琳琅却在这时轻启朱唇,微笑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沈琳琅出身大离皇室,虽然家族早已覆灭,但那份自幼培养的顶级学识和艺术品味却早已深入骨髓。
她莲步轻移,走到图纸前,柔声说道:“婉儿姐姐的想法极好,妹妹佩服。不过,依小妹浅见,藏书楼乃文脉之所在,其选址,应在整个园林地势最高、风水最佳之处,上应文曲,下镇气运,方能显我天枢『文运昌隆,书香传世』之气象。”
说著,她的目光闪烁著智慧的光芒,看向秦婉儿,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至於观星台,若与藏书楼合为一体,高耸入云,岂不更能体现我天枢城『上穷碧落下黄泉,格物致知』的无上理念么?將文道与天道融为一体,方为大格局。”
秦婉儿闻言,美眸中也燃起了一丝好胜之心。
她並非嫉妒,而是一种文人之间棋逢对手的欣赏与较劲。
她轻轻摇了摇头,从容反驳道:“琳琅妹妹此言差矣。观星之道,在於『心静』与『天清』。藏书楼必然是府中夜晚灯火最通明之所在,彻夜不息。
这人间烟火之光,会扰乱天光星辉,令观星者难以窥探天机之玄妙,此为『光煞』,乃观测之大忌。
依我之见,观星台应独立於僻静之处,远离一切灯火,方能上达天听,不被凡俗所扰。”
“非也非也,”沈琳琅立刻接话,毫不示弱。
“《考工记》有云,建邦设都,必择中而立。藏书楼与观星台,乃我天枢文脉之核心,岂能为避『光煞』而偏安一隅?失了中正之道,反而不美。至於灯火,以夫君之通天彻地之能,造出可控制光线方向、不使其上泄天穹的特殊灯罩,又有何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风水堪舆,到建筑理念,再到天象观测,引经据典,唇枪舌剑。
一个主张“大隱於市,道法自然”,一个主张“中正平和,尽善尽美”,谁也说服不了谁。
她们的辩论,没有丝毫火药味,反而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研討会。
那份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见地,让一旁的阿依古丽姐妹听得云里雾里,却又觉得异常厉害,看向她们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楚天坐在一旁,手持茶杯,饶有兴致地看著这一幕。
他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女人们,不应是只会爭风吃醋、百依百顺的瓶,而应是能与他並肩,在各自领域绽放万丈光芒的璀璨明珠。
这场友好的“辩论”,让整个后院的气氛,都充满了智慧的火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