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 / 2)
('<!--<center>AD4</center>-->俪感伤。
“好人有好报!长乐郡主与秦王到那头定是依旧有好报的!小老儿方才还听街头的乞儿说,昨夜有一妙龄女子飘入了郡主府……许是长乐郡主又复活了……”说书人挤眉弄眼,将坊间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儿。
“嘁——”知晓说书人是为了讨生意,听书人纷纷起哄要说书人下台。
个高的道:“谁不知郡主是为我皇而死的!我皇是何等英才,又怎会不得佳人青眼!这本是个好故事!你个小老儿,却是非要在这里瞎扯!”
“是呀!”个矮的道:“不说长乐郡主是个狐媚子也就罢了,哪里来的小老儿妖言惑众?”
“你!你们!”闹场的将说书人气得满面通红,引得围观的人哄堂大笑。
越来越大的笑声将说书人臊的想收摊却见眼前划过一道白线。
一锭银子?说书人收摊的手微微的颤抖。这是他说书来见到的最大的赏钱。
“本郡……本夫人喜欢你方才那个故事。秦王与郡主到那头定是能好好的!本夫人要你将方才那个故事再说个十遍八遍,这锭银子便是本夫人与你的定金!”
在银两压下周遭的笑声后,一声略带骄纵的女声敲打凑热闹者的耳膜。
“这……”说书人被眼前的转变惊得喜出望外,“多谢……”
“小姐”两字未出口,说书人便看到一辆雕工极佳的马车从自个儿眼前飞驰而过。
马蹄声渐远,说书人才缓过神。
原来说话的小姐在车上。
“真是人傻钱多!”将车上人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春闺女子,围观人又是“嘁”声一片。
“啪——”
又是一道白线。
“按她说的做。”
珠玉般的女声让人们纷纷去寻声音的主人。
声主骑马上,着青衣,腰悬环佩,云髻高耸,面上挂着一层由金丝勾着暗纹的白面纱。
鎏金的步摇,镶珠的耳坠,远远望去烨然若神女。
“是……是……”笃信散财人非富即贵,说书人的笑意僵到了脸上。颤巍巍用手拢住案上的银钱,说书人带上了哭腔:“小的求……”
“小妹。”横眉将说书人的神色收到眼底,与声主同行的男子道,“莫要多事。”
“知道了,大哥!”轻笑着抽白马一鞭,声主一骑绝尘,“歌儿先行一步!”
“好!”同行男子抬手与说书人一别,迅速打马紧跟其后。
在男子随从带起一片扬尘中,听书众又纷纷抱怨方才那青衣女子言语太少,那白衣男子不识礼数。
直到有人懊悔的喊了一声“方才那不是徐俯长公子吗”,众人才如梦初醒。
原来方才打赏的女子是徐府独女长歌小姐。
而追在其后的当朝宰辅徐长书。
嘁,当世的高门怎么都喜欢不着调的故事?
说书人一边感叹人心不古,一边按着记忆重讲不为听众所容的话本。
……
俗套的话本咋听无趣,听多了,似是有几分教化的意味。
待说书人真按约定将那英雄美人的故事说过数个时辰,听书众又喜欢上了这个故事。
停下骂骂咧咧,认认真真将“长乐郡主算不算当时奇女子”当成话头。听书众敲定——长乐公主真乃当绝世佳人!
等绝世佳人的论调定下,众人又是一阵对秦王的艳羡。
“哎!秦王真是三世修来的福分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