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2 / 2)

冷秋叶是剑痴,剑术在十三位师兄弟之中算是翘楚,但他不善授教,亦懒得收徒,因此其他人都桃李满天下了,他却依然一颗枯树,枝叶全无,惹得同门师兄弟见着就嘲笑。

想着再过一年剑庐中又要举行三年一次的试剑大会,如若届时还没推出个徒弟,不知师尊又要怒骂成什么样子了。想想发怵,便寻思着随便找个徒弟凑个数作罢。

找啊找啊,始终找不到自己满意的,不是油嘴滑舌就是资质驽钝,收这等货色,将来不被气死也被烦死,冷秋叶可不想跟自己过不去,便又一天拖一天的把这事耽搁下来。

直到有一天老友来信,信上不停吹

', '')('<!--<center>AD4</center>-->嘘自己的小儿子有多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冷秋叶双眼一眯,有了主意。

然后,顺道去拜访老友,再看看那位被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贤侄”。

贤侄眉清目秀,如花似玉,让人看得格外欢喜。再加他拿着棍子戳蚂蚁玩的行径依稀有他当年的闲散风范,不由暗自点头:就他了!

白凤山生了七个子女,拐去一个想来也不会介意,更何况能成为他剑痴冷秋叶的徒弟,那可是多少人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

嗯,反正这徒弟他是要定了,成也成,不成也得成!

要是白凤山还有什么异议,尚可以算算若干年前的那些帐么!

本着这样坚定又无耻的心思,冷秋叶携着准爱徒跟徒儿他爹“商讨”去了,而商讨的结果,自然很是令人满意呵。

而第二天,冷秋叶就带着白沉欢离开了江南白家,一路北上去了剑庐。

设了案,点了香,叩了头,拜了师。礼毕,年仅七岁的白沉欢便成了剑庐冷秋叶座下唯一的弟子,开始了他之后十年的剑客生涯。

冷秋叶为剑尊第七徒,人唤七叔,后来又被尊为七爷;白沉欢为白家第七子,人称七公子,后来名动天下,被尊称七少。

而这两人,在后来被称为“剑庐双七”,成了传说的人,以至于后来上剑庐拜师的人都掐着七这个数来,好似成了“七师弟”“十七师弟”这样的身份,就能成跟双七一样厉害的人物般。

然而,在冷秋叶看着给自己行拜师大礼的白沉欢,嘴角露出终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的满意笑容时,他没想到这个拉着凑数应付师尊的徒弟有朝一日会名动天下。而对于年仅七岁初入剑庐的白沉欢来说,他也死活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他就成了一个响动延国的风云人物。

因为,冷秋叶并没打算教白沉欢多少剑法,倒不是因为临行前白凤山老泪纵横的哀求自己“仁慈”一点,而是因为他实在缺乏教授徒弟的经验,也懒得去m-o索什么经验,所以胡乱捡了本入门的剑谱让白沉欢自己琢磨去。反正他只要收个徒弟就完事了,堵住师父师兄弟们啰嗦不停的嘴巴就功德圆满了。

而白沉欢当初答应冷秋叶当他徒弟,纯属是不忍看着一个大人不停的哀求的模样。他想着当个徒弟也没什么吧,学个一年半载的再回来就是了。所以他也没想着用功练。更何况师父甩给他的剑谱,上面的图倒看得懂,但有些字笔画繁多,很是陌生啊!不过师父也没要求他什么,那看不懂应该也没关系了。

白沉欢这么想着,也就每日翻两页的应付着,其他时间不是满山抓兔子逮麻雀,就是看着其他师兄弟们在烈日炎炎或者狂风暴雨下辛勤苦练。

每每看到师叔们暴跳如雷的破口大骂或者脸色铁青的大加严惩时,他总是暗叹自己的师父是多么慈祥仁爱。

做师父的放任不管,做徒弟的不务正业,于是等到了三年一期的试剑大会上,便发生了堂堂剑庐子弟居然不会拿剑然后看着对手拔剑吓得跑下台的笑话!

全场瞠目结舌,然后哄堂大笑。

坐在主席上的冷秋叶是脸红了又青,青了又白。他实在想通这位徒弟脑瓜子挺灵活的,怎么看了半年的书连三脚猫的功夫都没学会呢!

真是丢死人了!

冷秋叶拎着白沉欢气急败坏的回去了。

回去途中他向天发了一百遍的誓,一定要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