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2 / 2)

众多臣子和将士惊骇之下,彼时竟是在送走了携手离开的承宁帝和元帅之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他们方才,正该集体跪拜,求萧无尘收回成命才是。

可是现在,事情已然成了定居,不但是他们这些臣子知道了,跟随并忠心萧君烨的十万将士亦知道了,而人言可畏,既是有人知道了此事,那么,洛阳城的百姓,甚至大兴朝的百姓,也是迟早会知晓这件事情的。

难道他们的帝王,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打算等过了十年,再来考虑成亲生子的事情?

不少人都觉脑袋嗡嗡直响,不明白萧君烨为何会提出这样无理取闹的要求,更不明白萧无尘又为何会答应,俱都窃窃私语,面上一派担心之色。

可是也有些人耳朵尖,早早就听到了萧无尘那时说的话——

“朕还以为,皇叔会让朕准备两身新郎官的吉服。”

两身新郎官的吉服,这是何意?

而之后承宁帝去扶起单膝跪在地上的萧君烨时,又有意无意的将萧君烨的袖子扯断了——若承宁帝当真是无意而为之,那便只是巧合;若承宁帝乃是有意而为之,那就是想要坐实了“断袖”之嫌。

一些聪明人倒是不愿意自己承宁帝当真断袖,可是,若是只有这么一件事情,他们或许还能自欺欺人,告诉自己这件事乃是巧合。可是,除了扯断袖子这件事情,承宁帝之前奇怪的言语,还有承宁

', '')('<!--<center>AD4</center>-->帝对元帅萧君烨格外的亲昵和信任,都让他们心中的疑问越来越严重。

奈何不等他们的疑问得到答案,洛阳城中,就传出了承宁帝君无戏言,当真答应了元帅的无理要求,乃是真正的一国之君,真正的君子这样的传言……

左丞相闻得这个消息,当即大怒,随即就进宫去,将这个消息说与萧无尘听,并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陛下先前虽不得已应了元帅十年之内不娶妻纳妾的事情,但凡事都有转圜余地。这件事情暂时不好处置,便暂且搁置。待等个一两年,陛下想法子让太后娘娘和太皇太后同时被两位先帝托梦,说是必须让陛下娶妻纳妾生子,元帅在长跪上奏折,言道自己错了,如此的话……虽说牵强,但终究是能将此事圆了过去,想来百姓最在乎的就是陛下能亲政爱民,至于其余诸事,陛下究竟何时成亲,他们也不会太在意了。”

左丞相忙忙说了一通,又嘱咐道,“只是这件事情可以延后一二年再做,但是,朝中和民间最近却是有人传言陛下和元帅……走得太近。且自元帅从边境归来,元帅都一直住在宫中,此事终究于理不合。而世人偶有如长舌妇者,定会以此事来构陷陛下与元帅的叔侄之情和君臣之义,陛下为着自己和元帅的清誉着想,还是快些让元帅回元帅府居住,并且最好……早日成亲才是。”

左丞相历经三朝,年事又高,单单是做丞相就做了二十多年,对于各种麻烦问题都能想到解决的法子。这不,虽说萧无尘和萧君烨这次闹出来的麻烦稍稍棘手了些,左丞相苦苦思索了一宿,倒也想出了解决之道。

只要萧无尘和萧君烨之间当真青青白白,或是二人之中,只要有一个是清醒明白的,那么,他提出的解决法子,就定然没有问题。

可惜就可惜的是,萧无尘却没法子接受左丞相解决这个麻烦的法子。

“左丞相,”萧无尘站起身,顿了顿,亲自为左丞相倒了杯茶,递了过去。

左丞相忙忙起身谢恩,同时心头一跳,顿觉不好。

果然,萧无尘为左丞相端了茶,接着就叹道:“左丞相素来有诸葛孔明的聪慧,想来心中,也定是猜到了些甚么什么。朕素来敬重丞相,原本也没有打算瞒着丞相这件事的。所以……”

左丞相蓦地站了起来,端着茶盏的手都有些抖:“陛下,江山大业为重啊!您若是当真暂时不想娶妻纳妾,那也无妨。等到您想要个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再挑了女子进宫也无不可。至于其他,您若当真喜欢男子,也未尝不能挑几个乖巧听话的男子随侍身边。只是,元帅功劳甚重,且xi_ng子孤傲执着,既是与您轻易相投,那定然是认定了陛下一辈子。若是如此的话……那陛下将来,又要如何娶妻生子?以元帅如今的军功和权力,您若是当真有一日舍了他,去娶妻生子,那大兴必然大乱!”

左丞相将手中茶盏放在案几上,伏跪在地,沉声道:“老臣万万恳请陛下,以江山大业为重!区区儿女情长,当断则断!先帝在时,常道陛下为太子时,就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若是登基为帝,定然也会做一千古明君,勤政为民!老臣知晓情之一字,自古难断。然而,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