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 / 2)

('<!--<center>AD4</center>-->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等说起叫万山寺的了空大师进宫来为顾青讲讲经祈祈福,不知为何心里就“咯噔”了下,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来不及细想就改了主意,往万山寺发明旨,让他们给忠睿王爷点起长明灯,再由主持了空大师领着众位高僧念七七四十九天祈福经,而添下的灯油足够烧个三五百年的了。

正在甄贵妃处用午膳的二皇子徒晋听说了这件事,当即红眼病又犯了。还吃什么午膳吃,气都气饱了。

甄贵妃描绘精致的眉一挑:“照母妃说,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你就不一样了。在余下的三个儿子中,论起来你是长,母族又最争气,别忘了咱们甄家还有位奉圣夫人,便是圣人昔年都曾说过‘此乃吾家老人’的。说将起来,便是姜皇后肚子里爬出来的老五,他除了占了个嫡出的名分,还有什么。”

甄贵妃说道这儿不由得嗤笑一声,“姜皇后也是,后宫的权柄她什么时候m-o着过,也就能端着皇后架子打肿脸充胖子罢。”

甄贵妃踩了一把姜皇后后心气顺了,拍了拍徒晋的手:“你急什么,那儿早晚都是你的。”说着往东宫的方向比了比,瞧着徒晋神情舒展了,又道:“前日里贾太君进宫来请安,说起来她新得了个有造化的孙子。”

徒晋不解:“这话怎么说?”

甄贵妃摆弄下描着牡丹的玳瑁指甲,“可巧那天忠睿坠马了,甭管这造化不造化的,她这么一说可不就是向咱们投诚了。贾家和咱们甄家是老亲了,更何况贾家后边可是连着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呢。”

徒晋脸上喜色更甚,贾王史薛可是树大根深的很,便是从坊间流传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便可窥知一二。当下便道:“等回府,儿子便叫王妃备上一份贺生礼。”

甄贵妃有意拿捏下贾太君,就道:“等满月再送就是了。”

他们所谈论的贾家如今为着贾太君即贾母口中有造化的孙子的满月礼,忙的热火朝天呢,而且甄贵妃理解的有造化和贾母深以为然的造化可大不同呢。

原来这位新生的哥儿是含玉而生,玉有雀卵大小,灿若明霞,此等天降祥瑞可不是大造化么。本来贾母想到处宣扬一番,叫那些个贩夫走卒念着“宝玉”的名儿,好叫哥儿平安长大,只有那么巧的“太子爷坠马昏迷”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随后京城就被乌云罩顶了。贾母到底还没糊涂到在这时候到处宣扬自家有喜事,那不是太岁头上动土么。

随着太子爷变成了大千岁,贾母更觉宝玉是贾家的福星,在甄贵妃面前点了宝玉的不凡不说,这满月礼自然是要大操大办的,老亲旧故们都发了请帖,史王薛三家更是不能落下的。

远在金陵的薛家收到帖子,便是备了浩浩荡荡的一队车马往京城来。其实早在收到贾府来的请帖前,薛家家主薛俭就踌躇着要往京城来了。京城发生那么大的变故,眼看就要从京城往全国各地辐sh_e了,再有如今内务府总管一朝换人做,薛家总得要去探探底。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新任总管是原太子爷现忠睿王爷的奶兄,和四大家族暗中站的队可是对立的,而薛家如今皇商的命脉可不就是自动自的递到人家眼皮子底下么,保不准就被#新官上任三把火#给燎着了。

说起来和薛俭有一样心思的商人还不止他一位,不过如今虽说太子之事尘埃落定了,可这大半个月来实实在在的伤筋动骨了,各方都还没缓过来,商人便是再有钱也是走投无路,如无头苍蝇般在京中打探,偏内务府岿然不动,递进去的帖子如石沉大海,如此一来更是让人m-o不着头脑,暗自琢磨着内务府这是要憋着放大招了?

这就是个美好的误会了。内务府如今最要紧的事就是要给忠睿王爷修建王府,圣人时不时的过问不说,东宫那边圣人又说了不准去打扰大千岁休养,如此一

', '')('<!--<center>AD4</center>-->来内务府上下腰带是紧了又紧,哪里还有多余时间去管外面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