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原本他跟着去台岛后,很可能就再也无法回来了,对方应该也有心理准备。

如今峰回路转,他不但能回来,还可能有官职加身。

哪怕起初的官职不大,却是个正经的好出身,实在是足够厉害的诱惑了。

谁想客死异乡,谁不想回归国土,谁不想风光回来呢?

皇帝丢出的这么个诱饵,郑夫人身边那个人是绝对会上钩的,只怕恨不能立刻接住!

云岚躺在大篮子里面,都想给皇帝鼓掌了:他真是太会蛊惑人心!啊不,是笼络人心!

唐大人自然明白,自己留在女儿身边最得力的人手就要被皇帝撬走了,根本留不住。

但是郑经那个私生子因为此事被质疑,被夺走手里的权力,唐大人只舍去一个心腹部下而已,没什么不愿意的。

他跪下再次谢恩,皇帝摆摆手道:“此事就交给爱卿,想必你有联系台岛的法子。”

这话听得唐大人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毕竟这些年他为了打听女儿的消息,确实私下有点联系台岛的渠道。

十几年来,皇帝从来不问,这会儿提起,仿佛早就知道了,只是不计较罢了。

要是皇帝计较,那唐家上下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毕竟私自跟台岛有联系,这跟叛徒有什么区别?

吓得唐大人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云岚仰躺着,没能看见,光是听见膝盖磕在地上的声音,就知道这位唐大人跪得多快多用力,听着就感觉很疼。

乾清宫铺的都是金砖,虽然叫这个名字,却并非金子做的。

而是制作的工艺极为复杂,用时还非常长。用的是苏州大运河边上的泥土,光是选土、晾晒、造胚和阴干就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然后才能把阴干的砖头入窑,还得用特殊的柴草足足要烧上半年才行。

差不过一年的功夫才得一窑的金砖,烧出来后也不是直接能用了,还要筛选一番。

要形状方正,每一块的大小几乎一模一样。颜色是纯青,还不能有任何斑点,敲上去声音清脆响亮才行。

所以这砖头光是烧制的成本就十分惊人,价格堪比金子,于是就叫做金砖了。

而且每一块金砖上都刻了一个工匠的名字,证明这块金砖是对方负责挑选到模胚、烧制和筛选。

如果这块金砖以后坏了,出现裂痕或者其他问题,就得这个工匠来负责了。

所以这些金砖每一块都结实耐用得很,至少到后世的时候,六百年的功夫,一块都没坏。

砖头不结实也不行,一旦坏了一丁点,工匠的九族都得用命来赔罪。

于是在乾清宫跪下的人,膝盖的骨头碎了,这些金砖都不可能裂开一点点。

云岚等了一会,没等到皇帝开口让唐大人起来,忍不住抬头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察觉到女儿看过来的目光,对着她微微一笑,眼里没有丁点的恼怒,却依旧没开口。

见状,云岚立刻明白了,皇帝这是以沉默为压力,吓唬唐大人呢!

唐大人爱女心切,于是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派人打点,弄出点渠道来顺利打听女儿的消息。

出发点是好的,却犯了忌讳。

皇帝如今要用唐大人,这事当然不能较真,却也不能完全不计较。

要是皇帝轻轻放过了,唐大人就算了,其他人得知后效仿怎么办?

私通台岛或者其它地方,可不是一件小事!

皇帝看唐大人在沉默中吓得脸色发白,整个人摇摇欲坠,快要晕过去的时候,终于大发慈悲缓缓开口道:“此事朕可以既往不咎,就看爱卿和郑夫人能不能戴罪立功了。”

这是等唐大人和他女儿成事后,才不计较的意思。

唐大人这才松口气,匍匐在地保证道:“皇上放心,老臣一定全力以赴,把事情办妥!”

皇帝点头道:“朕就在这里等爱卿的好消息了,希望爱卿不会让朕失望。”

唐大人连连应下,这件事他确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毕竟失败的代价很可能是唐家上下所有人的性命。

见唐大人跪太久起不来,皇帝看了李德全一眼,后者让两个小太监扶起这位大人告退。

李德全得了皇帝的吩咐,还让人在殿门口准备了一顶小轿子,把唐大人送到宫门口。

不然就唐大人这吓得腿软都站不直的样子,只怕磨蹭半天才能出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